14
A+ 大□趙雪智
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大楊樹林業公司奎勒河林場生態功能區內,地處大興安嶺主脈向嫩江平原過渡地域,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沖積平原較少,呈北高南低趨勢,境內山勢平緩,起伏不大,最高海拔843米,最低海拔255米,主要水體為奎勒河及其支流,在濕地公園內流程為14.5公里,為甘河重要支流,屬嫩江水系。濕地總面積為122676.67公頃,其中河流濕地面積為5006.09公頃,湖泊濕地面積為517.08公頃,沼澤濕地面積為87010.99公頃,人工濕地面積為85.49公頃。
濕地公園所在區域屬歐亞針葉林植物區、山地夏綠闊葉林帶,其地帶性植被以興安落葉松林為主體的明亮針葉林,摻雜有一些草甸、沼澤和少量人工植被。隨著地勢的變化,形成了蒙古櫟林或與白樺、山楊的混交林。濕地公園內共有植物100科242屬490種,主要植物群系有興安落葉松林群系、蒿柳灌叢群系、細葉沼柳群系、修氏苔草群系、蘆葦群系等。其中,山地植被以興安落葉松林與白樺林為主,山間平地植被以膜囊薹草群系、小葉章群系為主。共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6種,為粗葉泥炭蘚、興安杜鵑、大花杓蘭、野大豆、草蓯蓉、浮葉慈姑。內蒙古自治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5科5屬6種,其中Ⅱ級2種,Ⅲ級4種。
濕地公園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空間。據調查及相關資料統計,濕地公園內有脊椎動物28目60科211種,其中魚類6目12科35種,包括具有大興安嶺地域性特點的典型北方強冷水性魚類,如細鱗魚、哲羅魚及江鱈,此外還有適于在缺氧水域中生活的烏鱧等。濕地公園內還有兩棲和爬行類動物4目6科10種,常見種類有黑龍江林蛙、中國林蛙、花背蟾蜍等。鳥類14目34科142種,占有脊椎動物總種數的70.33%。哺乳類4目8科24種,既有狼、野豬、狍子等大型獸類,也有兔形目及嚙齒目等小型獸類。依據2012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園內共有國家級保護動物44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42種。
內蒙古大楊樹奎勒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建立既保護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重要的河流和沼澤濕地,也保護著當地的水生生物生存環境,為重點保護鳥類提供了庇護場所。
近年來,大楊樹林業公司積極探索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綠色GDP的新途徑,通過開展生態旅游項目、提供旅游接待服務、建立濕地科普宣教項目等方式,充分結合地域特點,挖掘鄂倫春民族特色文化,著力將濕地公園建設成為集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濕地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國家濕地公園,使生態產品不僅具有原生態、純天然的特質,還具有稀缺性和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