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宋凱廷
隨著國家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全面停止和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的深入推進,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職能也由過去的木材生產為主向全面保護生態、提供生態服務為主轉變,這在中國林業發展史上是一次歷史性的變革。作為一份出版了63年的林業報紙---《林海日報》,如何適應這一變化了的新形勢的需要發揮好主流媒體的作用?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增強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公信力和影響力?這是我們近年來一直探索的一個課題。經過深入學習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廓清了我們的思路,確立了我們的理念,明晰了我們的路徑。
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在第十次黨代會上做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把握意識形態多元多樣多變特點,推進主流媒體傳播方式創新,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搞好正面宣傳,打好輿論斗爭主動仗,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深入學習貫徹這一講話精神,順應國有重點林區深化改革的發展形勢,適應新的歷史時期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我們認為,關鍵要做到“三個轉變”,即傳播手段上,從傳統紙媒向媒體融合發展轉變;傳播理念上,從行業性向區域性轉變;傳播定位上,從企業報向黨報轉變,做大做強現代新型區域主流媒體,繼續為林區深化改革、生態保護、產業轉型、民生改善、黨的建設等重點工作發揮好主流思想輿論引導作用,在維護林區的改革發展穩定中起到“壓艙石”、“定盤星”的作用。
傳播手段上,從傳統紙媒向媒體融合發展轉變。以建設全媒體采編平臺為抓手,打造三個中心,推進媒體的有效融合發展。三個中心是, 打造報紙編輯中心,圍繞森工集團的中心工作,突出主題,板塊推出,把新聞做深、做細、做透;打造新聞采訪中心,充分發揮記者隊伍的優勢,以新聞策劃為龍頭,深化“走轉改”,生產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溫度、有特色、有品質的新聞內容;打造融媒體中心,建設融媒體中心是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引擎,我們把抓好融媒體中心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目前,我們已形成了集報紙、雜志、網站、微博、微信和新華社全媒平臺、今日頭條號為一體的媒體矩陣,實現了紙媒、網媒、掌媒相融合。
傳播理念上,從行業性向區域性轉變。隨著林區在深化改革中機構、人員逐步減少的實際,我們適時提出了“走出林區辦開放性、區域性媒體”的理念,把新聞服務和報紙發行的半徑進一步擴大。通過與呼倫貝爾市林業局、大興安嶺農墾集團、牙克石教育局等部門、行業合作,在報紙上提供專刊,在網站上開辟專題,媒體在地區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我們主動為當地政府提供服務,積極參與當地的新聞報道,成為當地人們獲取新聞的一個主流渠道。同時,在森工集團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以贈閱的形式,把報紙發行范圍擴大到國家林業局、自治區黨委政府、自治區國資委、自治區林業廳、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以及涉林旗市等機關、機構。
傳播定位上,從企業報向黨報轉變。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明確《林海日報》為黨報系列,實現了從企業報向黨報的轉變。隨之辦報定位發生了深刻變化,實現從信息傳播到價值傳播的轉變,充分發揮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上下功夫,牢記黨報這一使命,緊密配合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森工集團(林管局)在各個階段的工作部署及要求,及時傳達中央、自治區黨委和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的聲音,及時傳達林區職工群眾火熱的生產生活場景。今年,我們正式啟動了報紙、網站改辦活動,出臺了《改進新聞宣傳報道的實施辦法》。改版后的《林海日報》定位是“突出生態主題,彰顯林業特色,體現黨報特質、打造區域媒體”;中國綠網定位是“打造中國綠色生態網站”,網站實現了從面向林區到面向全國的新跨越;改進新聞宣傳報道的基本理念是“以新聞策劃為先導,以言論為旗幟,以黨報為特色,以“走轉改”為常態,以媒體融合為支撐,以開放創新為活力,以隊伍建設為根本”。
隨著理念上的深刻變化,經我們積極探索和實踐,一個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較強傳播力、引導力、公信力、影響力的現代新興區域主流媒體正在形成。(作者系內蒙古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林海日報》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