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轉型升級的大戰略
新春伊始,自治區黨委、政府就在“草原明珠”呼倫貝爾隆重召開全區旅游發展大會。這是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后研究部署產業發展的第一個專題會議,對推動全區旅游業科學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必將對內蒙古旅游業乃至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發展旅游業,內蒙古迎風起飛。
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和自治區黨委十屆二次全會,對我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作了全面部署。推動旅游業發展,是產業定位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大亮點。這是在綜合考慮產業變革趨勢、市場需求大勢、區域競爭態勢和資源比較優勢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
旅游業是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在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旅游業猶如“冬天里的一支臘梅”,逆勢上揚,成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重要增長點。旅游業以其關聯度大、涉及面寬、拉動力強,兼具投資、消費、出口功能,消耗低、污染少、可循環等諸多特點,走到了轉型升級的前沿,成為產業變革的先鋒。可以說,抓旅游就是抓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就是抓轉型升級的新支撐,就是抓創業富民的新經濟。
與高鐵時代、信息時代一道,一個大眾旅游時代正在迅猛興起。但與旺盛的市場需求相比,旅游業總體上還處于供給不足的狀態,特別是高品質、有創意、差異化的旅游項目和服務短缺,一到節假日景區景點人滿為患、車站機場人山人海,就充分說明旅游供需已嚴重失衡。當下,旅游業既處于發展黃金期,又處于轉型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我們必須順應旅游消費大眾化、旅游需求品質化發展趨勢,搶抓機遇、大抓發展、狠抓轉型,奮力推動我區旅游業提速擴量、提質增效。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國各省區市幾乎都將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以云南為例,主打自然、民俗、氣候、生態和區位五張靚麗名片,從省級層面主導推進全域旅游,涌現出因旅而強的麗江、因旅而壯的大理、因旅而旺的西雙版納、因旅而興的香格里拉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全域旅游典范。貴州攜手“旅游+”與“100個旅游景區”建設,將景點變成景區,把景區連成線路,奏響了融合發展的協奏曲。這些無不表明,發展全域旅游是大勢所趨,是戰略選擇。哪個地區抓得早、抓得好,哪個地區就會率先形成區域發展的新支撐、新引擎,就會更好掌握區域競爭的主動權、主導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出內蒙古看內蒙古,不難發現,我區的很多旅游資源,在全國乃至世界同類資源中都是“最字號”“源字號”“獨字號”,它們最鮮明的特征、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美”:自然風光壯美、歷史文化絢美、民俗風情大美、社會風尚和美。這些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使得我區旅游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大力發展旅游業,可謂正當其時、適當其勢。全區上下要充分認識推進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登高望遠、謀長慮遠,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開明的態度、開放的思路、開拓的精神抓好旅游業發展,把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