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守得一方綠 換得青山來

陳志遠
2021-05-25
23372
     “這幾年,年年都參加義務植樹,自己動手栽樹感覺特別有意義。”、“眾人植樹樹成林,咱們種下的不僅是小小的樹苗,更是對林區未來發展的期盼”……5月的林區,春風拂綠,草木蔓發,正是植樹的好時節。萬里興安各造林場地上,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職工們揮鍬鏟土、扶苗、培土、踩實,汗水灑在林間地頭,笑聲回蕩在密林深處……

     生態對于林區意味著什么?是職責、是擔當;是資源、是財富,更是福澤后代永不枯竭的“綠色銀行”。

     放眼今天的林區,林海茫茫,松濤滾滾。愛綠、植綠、護綠,留住了綠色的基脈,務林人在祖國北疆筑起了生態文明建設脊梁。

     放眼今天的林區,莽莽蒼蒼,山巒疊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旋律高昂,一望無際的森林宛如一座巨大的綠色寶庫,煥發著勃勃生機……

     念好“綠”字經,助林增長,青山常在,后繼有“林”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全國面積最大、集中連片、保存最好的重點國有林區,它維系著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生態安全,是名副其實的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2008年,全國第七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表明,林區森林面積和蓄積持續增長,森林質量不斷提高,森林資源總量超過開發建設初期水平。

     2018年,全國第九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數據顯示,與開發初期相比,林區森林面積、活立木總蓄積、森林覆蓋率較開發初期分別提高200萬公頃、3.73億立方米、18.29%。森林覆蓋率提高9.25個百分點。

     僅1998年至2018年20年間,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林地面積增加138.74萬公頃,相當于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面積。

     透過數據不難看出,良好的生態,源自數十年如一日的生態保護建設。

     為了讓荒坡披上“綠裝”,一代又一代的務林人把植樹造林作為己任,為林區播下綠色的希望,發揚著生生不息、矢志不渝的精神。李庶坤就是這其中的一位,他用一顆愛綠之心譜就了綠海華章,用有力的行動引領著一代林業人逐綠的方向……

     在大楊樹林業局“李庶坤紀念林”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一排排樹木郁郁蔥蔥,仿佛訴說著李庶坤老人濃濃的愛林情結。1991年,大楊樹林業局開展百萬畝人工林建設,李庶坤放棄退休后安享晚年的安逸生活,主動向林業局請纓要求參加義務造林,為荒山披綠。李庶坤老人為自己定下了每年1000株的植樹任務,并確保90%以上的成活率。1998年,國家實施“天保工程”的喜訊讓李庶坤老人更加激動,他又把每年的造林任務增加到了1500株。

     為了不耽誤植樹造林的最佳時期,李庶坤帶病植樹,至今還讓很多人記憶猶新。那是2001年3月中旬,北國大地積雪消融、乍暖還寒,正在荒山上植樹的李庶坤由于勞累過度,膽結石舊病復發,劇烈的疼痛幾乎使他昏厥,幸虧有人及時發現將他護送回家。家里人知道后都趕緊勸他到醫院接受治療,可他擔心住院會錯過春造最佳的頂漿期,只是口服了一些消炎藥,就到造林地清理地被物,為春造做好前期準備工作。4月17日,李庶坤的病情突然加重,在林業局領導和他子女親屬的再三勸說下,他才到哈醫大接受手術治療。為他手術的醫生告訴家人,他再晚來3天就會危及生命。可即便這樣,李庶坤依然不顧家人和醫生的勸阻,僅住院17天,術后傷口尚未愈合就出院了。回家后的第二天,他就到苗圃取苗上山植樹了。老伴兒惦念他,子女們更是不放心他,都來到造林地幫他一起完成了當年1500株的造林任務。

     他常說:“栽下了一棵樹,就栽下了一個希望,無數個這樣的希望聚在一起,就能給子孫留下一片綠蔭。”就是這樣的執念,20年來,李庶坤老人為植樹、護林徒步行走了2萬多公里。直到生命的最后盡頭,他念念不忘的還是那片割舍不下的綠色……

     據統計,自開發建設以來,林區共完成人工更新造林2000萬畝。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當綠色理念深入人心、植樹造林蔚然成風,林區人一定能用雙手創造出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的幸福家園。

     筑牢“防火墻”,強基固本,強化責任,防患未“燃”

     “進入林區,防火第一。”森林防火關乎生態安全。在林區,這項工作更是尤為重要。近年來,林區不斷加強預防、撲救、保障體系建設,創新工作措施,逐步打造“天、空、地”一體化防滅火體系,實現了“應急準備全面化、火源管理規范化、督導檢查標準化、工作重心精準化”。

     超常規舉措涵蓋森林防火全過程。在重新修訂森林火災應急預案、森林防火工作約談制度、責任追究辦法、火源管理辦法、宣傳工作方案、聯動聯防辦法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森工集團黨政主要領導帶頭督導檢查,采取明察暗訪方式,有針對性地深入各單位林場、檢查站、瞭望塔、野外作業點等森林防火最前沿,現場督導檢查森林防火工作。全方位、無死角的督導檢查,掀起了林區上下同心同力抓防火的熱潮,嚴峻形勢下,林區一次又一次平安度過了春防期。

     “十三五”期間,林區不斷優化應急預案,強化專業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聯防機制,形成了地空協作、人機配合、立體協同的現代化滅火作戰格局,滅火效率顯著提升,火災損失明顯下降。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林區累計發生森林火災230起,受害森林面積20422公頃,年均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當日滅火率達到96.1%,人為火災下降了70%,2018-2020年連續3年實現“零人為火災”,有力維護了生態安全。

     成績的取得絕非偶然,是務林人用“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決心,團結一心,其利斷金,一次又一次為筑牢祖國北疆綠色萬里長城貢獻了生命和青春。

     人們不會忘記,2019年6月19日,在撲救森林雷電火災過程中,原根河林業局副局長于海俊同志不幸因公殉職。他32年如一日,舍小家、顧大家,全身心投入林業事業,視森林資源如生命般寶貴,直至奮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佳話,將在世世代代務林人口中傳唱。

     人們不會忘記,每年防火季,是航空護林局的飛行觀察員和特勤突擊隊員沖鋒在前,隨機巡護在綠色林海之上,守護著祖國北疆。在撲救森林火災中“想火場之所想,急火場之所急”,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知難而上、甘于奉獻”的火場精神,迎朝陽,披晚霞,起早貪晚;克險阻,戰火魔,披荊斬棘,第一時間掌握火場態勢,為防火指揮部提供防滅火決策依據。他們情系這片綠色的林海,獻身祖國的航空護林事業,在祖國的綠色林海中展翅翱翔,以自己實際行動助力中國夢的實現,更用實際行動帶動影響著身邊人。

     人們不會忘記,綽爾森工公司的瞭望員鄭洪山,35年與山為伴、以塔為家,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海拔1600多米的大黑山上,從青春年少到霜染青絲,初衷不改,默默堅守崗位無怨無悔。高高的大黑山,鍛造出他山一樣的脊梁;深深的林海,讓他讀懂了大山母親般的情懷。有人說鄭洪山傻,傻得一直忘我地堅守在瞭望塔上,妻子有病他在塔上下不來,年邁的父母有個頭疼腦熱的毛病也指望不上他,就連大兒子結婚、小兒子光榮當兵入伍這樣的人生大事,他也錯過了。有人說他笨,笨得連渴了、餓了一個人啃著涼饅頭也不下瞭望塔。鄭洪山卻說:“只要我身后的這片森林安然無恙,不發生火災,我這點付出算得了啥呀!”

     這些人只是林區廣大職工中的一個個代表,世世代代的務林人兢兢業業地守護著萬頃林海,在綠海青松間相伴相守,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大興安嶺人精神詮釋著守林護綠的責任與擔當。

     正是這些平凡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辛勤的汗水筑起了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讓這里的山更青,水更綠,人們更幸福。

     走好“綠色路”,集中優勢,打造特色,助推發展“綠色經濟”

     豐富的林下動植物經濟資源,為綠色林特產品生產加工提供了原料支撐;天然原始的森林景觀、豐富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在打造四季旅游、全域旅游中具有特殊優勢;大興安嶺美麗“顏值”轉變為價值、實現由賣木材到賣指標的轉變,林業碳匯轉化為生態產品,實現生態產品貨幣化……

     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經過近70年的開發建設,務林人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發展模式的重要性。

     5.73萬畝的黑土地上,沙棘果苗迎風搖擺,人們仿佛能看到紅彤彤的果實綴滿枝頭,喜悅豐收的景象……這是阿爾山森工公司正在打造的內蒙古自治區面積最大、最集中連片的沙棘產業基地,推動阿爾山林區經濟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阿爾山森工公司沙棘產業基地是林區發展林下經濟的樣板。為實現在興林中富民,在富民中興林,阿爾山森工公司將退耕還林與發展林下經濟相結合,推廣林藥間作模式,引導和鼓勵農戶進行林藥間作,在沙棘樹苗間套種蒲公英、赤勺等見效快的中草藥,充分調動了退耕農戶開展林藥間作、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但充分利用了土地,而且解決了沙棘林培育期間農戶短期無收入的實際問題。在發展大果沙棘長效主導產業的同時,發展短效特色產業,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模式成為退耕農戶增收的新路子。“錢袋子”鼓了,農戶各個喜上眉梢。

     生態優先,促進高質量發展,林區付諸實踐,讓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打造林區特色的“美麗經濟”。

     今年剛入夏,來自廣東、北京、上海、西安、呼和浩特、香港等地的百余人,以海拉爾為起點,穿越大興安嶺主脊、走進“大興安嶺第一峽”、乘坐森林蒸汽小火車、探訪中國唯一的鄂溫克使鹿部落……一路向北,盡情觀賞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海,在內蒙古大興安嶺這個“天然大氧吧”里,欣賞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美景,體驗少數民族特有的淳樸風情和康養之旅。

     林區旅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共抓生態大保護 推進全域大旅游”為目標,以市場發展為導向,積極與北京鳳凰旅游集團等旅游企業密切合作,以品牌化概念,因地制宜、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研發了秘境內蒙古大興安嶺系列“興安之春越野穿越”“尋夢興安領略花海”“徒步春攝”“根河之戀”“嶺秀森工”“原始森林冰雪穿越”等多條獨家精品旅游線路。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分批推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西南等目標區域市場,逐步激發產品活力,延伸推廣至全國各區域,帶動林區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邊是旅游市場的一片火熱,一邊是碳匯項目賺了個“好彩頭”。

     今年4月,森工集團林業碳匯(VCS)首宗掛牌成交簽售儀式的圓滿完成,預示著林區實現綠色產業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截至目前,森工集團林業碳匯產品累計實現銷售額490萬元。從“賣木頭”到“賣指標”,森工集團積極將林業碳匯轉化為生態產品,實現生態產品貨幣化,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碳中和發揮積極作用,是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生態優先見成效,綠色發展在行動。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林區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把“綠色希望”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地傳下去,堅決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米何妙子)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