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5月的林區,蒼巒滴翠、清新怡人。林海日報社走基層融媒體報道組一行深入伊圖里河林業局有限公司溫河分公司臥斯門林場采訪。
乘車行進了近一個半小時后,大家開始下車步行,因為前面這段路正在鋪水泥路面。記者背著重重的采訪設備,艱難地在只有十幾公分寬的路肩上行走,路肩下面就是湍急的河流。直到下午4點多,報道組才到達了臥斯門林場。
一下車,大家就投入到緊張的采訪中。近年來,林場的基礎設施、辦公環境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職工精氣神很足。這里有長期堅守在林場的職工,有從伊圖里河局址前來駐防的防火人員,有靠前駐防的森林消防隊員,堅守、奉獻……這些詞語都不足描述他們的風采。
不知不覺,月亮緩緩升起,天色漸晚,晚八時,采訪結束了。這時大家才感覺到肚子餓了。
食堂里,飯香撲鼻,炊事員大哥早已準備好了晚飯:新鮮的婆婆丁,手工大饅頭,大家吃得格外香。
夜晚外面溫度很低,屋內卻很暖和。為了迎接報道組成員,他們特意更換了新被褥,還把已停止供暖的暖氣燒了起來。
大家邊吃邊嘮起了家常,駐守在林場的人們,已有兩個多月沒回家了,但是他們很知足。大家高興地說,現在林場4G網絡接通了,想家的時候可以和家人視頻了。“你看,這是我孫子,這小子,淘著呢!”今年53歲的李大哥,拿出手機給我們看他孫子的照片,古銅色的臉上綻開了笑容。“要說不想家,那是假話,但是咱們的職責就是護林植綠,苦點累點不算啥!”“以前比這條件更苦,現在我們算是不錯了,工資也漲上來了,我們知足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說開了。
誰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眼前這些堅守一線的務林人不就是最可愛的人嗎?報道組的記者們被深深感動了。記者冬梅站起身來,主動要為堅守一線的最可愛的人獻歌,《父親的草原 母親的河》飄蕩在食堂里;記者包文君用蒙古語唱起了《夢中的額吉》,舒緩悠揚的旋律觸碰到了務林人心里最柔軟的地方,這些硬漢眼眶濕潤了。報道組成員把飽含深情的歌曲送給務林人,用歌聲向他們表達欽佩、崇敬之情。
遠處的大山沉寂了,忙碌了一天的務林人睡下了。但記者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眠。看到務林人堅定的眼神、想起他們質樸的話語……他們就像大興安嶺上的一棵棵挺拔的落葉松,把根深深扎進泥土里,干,卻直入云天……(劉雪婷 冬梅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