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開欄語
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生動展現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扎根林區大地、引領時代變革的思想偉力,全面展示新時代的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充分反映林區干部職工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風貌,本報今日開設“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專欄。本報融媒體報道組將通過廣泛深入采訪報道,展示林區在生態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黨的建設、民族團結等方面的成果,講述林區廣大干部職工在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中的精彩故事,展現干部職工意氣風發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2月17日,本報融媒體報道組來到根河森工公司潮查林場二支線189林班采訪。密林深處,不時傳來油鋸的轟鳴聲,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我們看到森林經營處015工隊4名穿著厚厚棉襖、戴著安全帽、手持油鋸的職工,正在進行森林撫育作業,林間小路兩旁整齊碼放著枝丫堆。
據了解,森經處組織了12個工隊的200余名職工參加森林撫育工作。他們從1月份開始,年前工作到臘月二十八。年后初八上班,職工們立刻調整狀態,整理行李上山,又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工作中。
“這棵被壓木沒有生長前途,按照作業標準,我們把它‘處理’了。”只見劉洪革扶著樹,王喜山下鋸,一棵樺樹倒在林間的空隙處,瞬間,雪浪四濺。接著,王喜山麻利地拿著油鋸在倒樹中間下鋸。劉洪革隨即將截斷的倒木抱起來,順著山的方向,有序地堆放在一起,然后兩人向下一處作業點走去。
作業時,職工們通常兩人一組,修枝、截斷、碼堆……工友們互相配合,撫育工作有序進行。作業后的林地內,明亮通透,樹木更顯茁壯,精準的撫育為樹木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林木的天然更新。
每年最寒冷的季節也是撫育工人最繁忙的季節。他們冒著嚴寒,清晨6點多就從工隊出發,遠的作業點要走四五公里,近的也要走兩三公里,到達作業點就開始干活。
“我們這是‘一氣兒活’,中午在山上吃一口,休息一會兒接著干,一般下午四五點鐘干完了就往回走。”劉洪革說。
“從部隊轉業后,我就回到家鄉在小工隊工作。干過集材司機,林區停伐以后我就做現在這份工作。”王喜山放下手中的活和筆者說著。
而劉洪革在一線工作已有35年,是從伐木工轉崗為育林人的。
在林區改革發展中,許多如劉洪革、王喜山一樣的職工,經歷了工作崗位和身份的轉變,無論是伐木還是護林,他們都與這片森林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們森林經營處承擔了首季9萬多畝的森林撫育任務,015、018工隊在潮查林場的任務馬上就完成了。過幾天我們就轉到五六十公里以外的開拉氣、約安里,進行景觀林和疏伐撫育。我們要搶抓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保質保量完成撫育任務。”森林經營處主任高德明介紹說。
融媒體報道組告別這些從事森林撫育的職工,又朝著密林更深處前行。漸行漸遠的油鋸轟鳴聲,奏響了建設美麗林區的最強音。(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