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慎終追遠,培厚精神文化土壤

郭衛(wèi)巖
2017-04-05
3246

       在對親人的懷念中,人們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軌跡,認真省思人生的意義

       這個清明,去了江南的一處墓園,揮別至親。

       春和景明,油菜花在田野間歡然舞蹈,垂柳羞怯地拂過初暖的河水,一簇簇郁金香被陽光打得金燦燦的,更有孩子們蕩著秋千、劃著小船的笑聲泠泠飄向耳邊……沒有一絲陰郁氣息,幕天席地撲面而來的,都是活潑潑的生命氣象。如同一位作家優(yōu)美的描述,“死亡與生命美麗地融合和交流,就像森林與草原、平地與高山、溪流與星星……”

       頓時徹悟先人設立清明節(jié)的深意:在生命最蓬勃的時節(jié),慎終追遠、祭奠先人,會更透徹地體會秋落春生、生生不息。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人們掙脫了冬天厚重的束縛,舉家郊游。雜花生樹、煙柳纏綿,給祖先敬上一炷香,在陽光下插柳、拔河、蕩秋千、踢足球,所謂天人合一,此之謂也!未知生焉知死,所以視死如生,生死相依——這是多么智慧的中國哲學,多么豐盈的中國氣派!

       為什么先哲認定,“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至親的離去,痛徹肺腑,必是最能觸動生者心弦的重大事件。在對親人的懷念中,人們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軌跡。天人永隔,給了生者承擔家族責任與社會責任的道德勇氣;有助于認真省思人生的意義,掙脫名韁利鎖,不為無益之事。更何況,每一次清明的追祭,也是一次家族的團聚。眾目睽睽,親情交融,你曾經(jīng)對逝者的承諾,會被一次次點醒;你的光榮與夢想,會被一次次夯實——人生向上的動力,家國天下的邏輯,社會秩序的安排,便這樣薪火相傳于清明之季、生死之交。

       正因此,清明之際瀏覽這樣的新聞報道,便令人頗感欣慰:河南洛陽檔案局面向全市征集家譜,捐贈者將獲收藏證書,方便后人認祖歸宗,發(fā)揚其人文價值;浙江瑞安啟動家風家訓口述歷史項目,為個人與家庭立言立德,更將對“家”的認識上升至“家庭、家族、家鄉(xiāng)、家國”層面;陜西最大的山東移民村譚家村舉辦清明節(jié)暨關(guān)中山東移民家譜文化展活動,碰雞蛋、吃大餅、蕩秋千、展家譜,主題便是“記憶·傳承”,為的是不忘根本……不忘根本,才能有所敬畏。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下安靖,必先修身齊家。現(xiàn)實中,民間口述史風習漸盛,不少老人也在靜心撰寫或口述家史,其意義之大未可限量。家國家國,有了家的向心力,就能不斷激發(fā)國的凝聚力。

       城鎮(zhèn)化大潮呼嘯而至,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地理、道德教化面臨挑戰(zhàn)。今日之中國,長期形成的城鄉(xiāng)二元體制、數(shù)千年形成的地域家族約規(guī)均在被解構(gòu),而城鎮(zhèn)化帶來的系列難題,在中國呈現(xiàn)得更為突出和棘手。事實上,人們更常關(guān)注土地拋荒、農(nóng)民高齡化、誰來種糧等農(nóng)村經(jīng)濟困境,卻容易忽略因城鎮(zhèn)化帶來的相關(guān)社會管理難題與深層人文困境。村莊空心、老人空巢、兒童留守,使一些地方成了文化教育、行政管理和社會治安的薄弱點。大量涌入城市的農(nóng)民工,不僅飄離了親情的溫暖,也遠離了家族的規(guī)制。處身這樣的時代,或許更需借重先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智慧,努力培厚家庭倫理、精神文化的土壤,進而促進社會風氣的向好向善。

       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祭祖尋根,如飲水思源,更能清心明志、昭穆秩序,于社會發(fā)展進步大有裨益。

       (李泓冰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