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網評論員 周林
心系群眾的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被稱為是“陽光干部”,通體透亮,沒有雜質。心中無糾結,心態自平和,微笑便成了他的招牌。但是,廖俊波卻有兩次收起了慣常的笑容,嚴肅起來。
2014年去福建東山學習谷文昌事跡回來,他鄭重地在日記中記下感受:“當地百姓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習俗,確實在心靈上受到震撼。如果把我放到東山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我有沒有毅力堅持14年?”
去北京接受表彰那天,他對同事極其認真地說:“優秀縣委書記這個稱號太重了,我生怕辜負了黨,辜負了老百姓。今后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對得起這份榮譽。”
這兩次“嚴肅”,一次是從先進人物身上進一步領悟了自己的責任,反躬自問,發自內心地自我反省,更加掂出了責任的分量,從思想意識深處將責任高高舉起。一次是面對榮譽心緒不平,自我加壓,以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鞭策自己。
兩次“嚴肅”,折射出廖俊波做人做事的境界和格局。正是時刻把責任抓在手中、放在心里、扛在肩上,廖俊波精彩實踐了黨的宗旨,為自己的第一身份做了最精準的詮釋,也在群眾中留下了“政和質量”“俊波速度”等佳話。面對榮譽,沒有沾沾自喜、炫耀得意,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而是把生命定格在干事創業的路上。廖俊波完成了高尚人格的塑造,也為黨員干部樹起了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