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六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始終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一定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增強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從“高速”到“高質量”、從“增長”轉向“發展”,這與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相符合。我們要把實現高質量發展放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位置,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主線,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改革方向。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經濟質量優勢;必須加強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拓展實施重大科技項目,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是必要舉措。我們要著力實施好“兩大戰略”,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現代化;通過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一個充滿活力、協同高效、欣欣向榮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正在孕育成長,我區經濟發展的前景必將更為光明、更加美好。展望未來,我們要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更加堅定的信念,共同書寫新時代的輝煌。(內蒙古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