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常坐坐矮板凳

郭衛巖
2018-02-13
2977

  歲末年初,不少地方正在火熱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干部與群眾同坐在一條板凳上,改進工作作風、書寫為民情懷,勾勒出扎根實際、聯系群眾的生動圖景。

  不禁想到一則故事。上世紀50年代,彭德懷到基層部隊視察,參加一個班的討論會。一位干部搬來一把椅子,戰士們又墊上一床被子請他坐,而他卻坐到了戰士的矮凳上。在分析一些新獨立國家政局不穩時,他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領導不愿意和大家一樣坐矮板凳、硬板凳,并借此告誡干部“要常坐坐矮板凳”。坐矮板凳還是高板凳,看似小問題,卻映照著思想覺悟,檢驗著群眾意識。

  常坐坐矮板凳,就是要以基層為鏡,拜群眾為師,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毛澤東同志曾把共產黨人比作“種子”,把人民喻為“土地”,只要把種子播在土地上,就能在人民當中“生根、開花、結果”?;鶎犹N藏著群眾的無盡智慧,潛藏著人心的無窮力量。勇于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向上生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基層調研時強調的,“領導干部要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多同群眾交朋友,多向群眾請教。”深入基層、貼近百姓,多聽聽群眾的呼聲,多想想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才能“真正悟透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板凳究竟該怎么坐?關鍵是要跟基層面對面、與群眾心貼心,涵養擔當盡責的工作作風。在密切聯系群眾的問題上,距離不可能產生美。時至今日,眼里看不到基層、心里裝不下群眾者并不鮮見。有人熱衷“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輪下生風,腳下生銹,點到為止;有人留戀冬暖夏涼的辦公室,習慣“開會了解”“電話解決”,遠程指揮;有人享受前簇后擁的排場,擺擺架子、打打官腔,高高在上。群眾心中有桿秤,干部的表現,決定著心與心的距離。如果行動上遠離群眾、工作中脫離群眾、生活里游離群眾,自然也就無從聽到真言、取得真經、收獲真章。

  甘坐矮板凳、會坐矮板凳,就容易打開話匣子,掏出心窩子,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中拉近心靈的距離。孔繁森認為,“人民公仆的辦公室在基層,在群眾中,在百姓的土屋和帳篷”,一句飽含真情的“我是您的兒子”,打掉了干群間的無形之墻。廖俊波在車上備著衣服、雨衣、雨傘和被子等“四件套”,“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被稱贊“他不是官,他是我老大哥,是和我們農民坐一條板凳的人”。無論何時,深入基層、做好調研,都當以平視的眼光看待群眾,平和的語氣對話群眾,平等的身份對待群眾。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走基層、做調查是一場走訪慰問之行,也是一趟發現問題、尋找答案之旅。帶著一份真誠,捧著一顆真心,付出一片真情,常坐在矮板凳上聽民聲、訪民情、化民怨、解民難,“以人民為中心”的種子才能扎根于基層的沃野。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3日 04 版)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