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他們依水草而居,帳篷外就是莽莽蒼蒼的林海。狂風(fēng)卷席著飛雪,夾雜叢林猛獸的嚎叫和召喚馴鹿時敲擊樺皮桶的聲音,一起融入使鹿鄂溫克人的胸懷。如此的環(huán)境營造,讓讀者感受到冷冽與溫情的雙重閱讀體驗。《馴鹿角上的彩帶》展現(xiàn)了這樣一幅使鹿鄂溫克民族的生活畫卷。
作者芭拉杰依是出生在大興安嶺深處馴鹿營地的鄂溫克人。她以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自己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達沙的父母和哥哥外出做皮貨交易生意,留下十幾歲的達沙在家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年輕的獵人帕什卡給達沙送來彩帶以表心意,卻引起了達沙的誤解。兩人在不斷的接觸中相知相愛,幾經(jīng)波折終于走到了一起。但故事并沒有安置一個圓滿幸福的結(jié)局。在達沙生下孩子后,帕什卡因舊病復(fù)發(fā),死在與達沙一同回娘家的途中。達沙一人把孩子撫養(yǎng)成像父親那樣優(yōu)秀的森林獵人。
《馴鹿角上的彩帶》 的語言似乎有著神奇的魔力,極具民族性的語言使雖未曾到過大興安嶺林地深處的讀者有如親歷過一般。作者開篇寫道:“從去年入冬以來,爸爸還是第一次這么精細地設(shè)置齊全完整的新營地。糾的哈然比平時擴大了一圈。”對大多數(shù)讀者來說,難以明白這里的“糾”“哈然”是什么意思。看完注釋后,才知道“糾”就是用木桿做支架外覆獸皮的圓錐形帳篷,是鄂溫克人的房屋。“哈然”即為“糾”的面積。類似這樣的使鹿鄂溫克人的日常用語在書中比比皆是。
馴鹿為伴,風(fēng)雪同眠,使鹿鄂溫克人的生活環(huán)境原始而嚴酷。“大雪就這樣將一切都覆蓋了,直到那遙遠得不能再遙遠,永遠走不到的天邊。雪帶走了一切生氣,這個白茫茫灰蒙蒙的世界變得死氣沉沉,成為沒有氣息、沒有聲音、沒有人氣的冷酷世界。”這曾是達沙眼中的世界,也是現(xiàn)實中使鹿鄂溫克人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對他們是嚴酷的,夜晚的風(fēng)會把“糾圍子”的一角掀起,走散的馴鹿群需一一尋回,因大雨而暴漲的河水會淹沒來不及撤離的營地,暴風(fēng)雪的寒夜會掠走鮮活的生命。歲月風(fēng)霜的無情摧殘,反而使他們愈加勇敢與堅強。無論叢林如何變著“花樣”展示自己的威力,他們都是堅定的守護者,一切都因為愛,因為對大地的樸素情懷。嚴酷的是自然環(huán)境,溫暖的是世風(fēng)人情。在冷冽的風(fēng)雪中點燃一堆火炭,加以溫情,驅(qū)走身體與心理的嚴寒,是他們溫暖自己與歲月的神圣儀式。“用全部的心血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他所愛的人”的帕什卡,成全帕什卡善解人意的敖蘭,熱情豁達的舅媽……這些至真至善的人,是使鹿鄂溫克人的代表,他們用心中的溫暖抵抗著自然的嚴寒,創(chuàng)造著獨異而驕傲的民族記憶。正如作者芭拉杰依所說:“這林間小道留下了多少鄂溫克人讓人心碎、不可忘懷的往事,人們牽著馴鹿從這里走過,也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銘刻在林間的樹木上,只要樹木不死,死了不倒,這林間的小路上就銘刻著鄂溫克人永恒的記載。”品讀這樣的作品,體味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與情感世界,讓人沉浸在人性的“溫愛”與“純凈”之中,既是一趟領(lǐng)略民族風(fēng)情的奇妙旅程,也是一次高貴的身心休養(yǎng)與人生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