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在星光璀璨的20世紀美國文壇,有一個怪咖。他身高近兩米,英俊帥氣,在文學史上無出其右。胃口奇大,是個標準的吃貨,常常趴在冰箱上寫文章。他一輩子只寫了一個人的故事,一寫就是一生,那個人就是他自己。
就是這樣一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大塊頭,第一部作品發(fā)表后便震驚了整個西方文壇,媒體評論他的文字“宛如驟然間光芒四射的一場爆發(fā)。”《在路上》 的作者凱魯亞克奉他為文學偶像;《了不起的蓋茨比》 作者菲茨杰拉德對他甘拜下風;威廉·??思{認為他排美國20世紀文學第一把交椅; 美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克萊劉易斯預言他將成為美國最偉大的作家。他就是托馬斯·沃爾夫。
沃爾夫一輩子只能用4個字來形容:快意人生。
他出生于一個并不富裕的平凡家庭,父親是個修墓碑的石匠,酗酒暴躁、自怨自艾,母親獨立卻懦弱,靠開旅店撫養(yǎng)7個孩子。
由于父親喜好詩歌,家里擺放著雪萊、拜倫、莎士比亞的作品,幼年時的沃爾夫便表現(xiàn)出了對文學的獨到天賦,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成績和文學造詣足以支持他去大學深造,但不幸的是,父母誰也不愿意出這筆學費。年輕的沃爾夫明白,他必須逃離這個地方。于是他向父母預支了自己的那份遺產(chǎn),并簽了一份協(xié)議,他堅定地說:“我不想等我腐爛發(fā)臭的時候才拿到那筆錢,我現(xiàn)在就要。”
就這樣,沃爾夫的人生之旅從此開始。
法國的艾弗列德神父寫過一段著名的詩:“去愛吧,如同從來沒有受過傷害一樣;去生活吧,像今天就是末日一樣。”而沃爾夫正是這樣的一個踐行者。16歲,他決定逃離這個破碎而陰暗的原生家庭,便毅然走出小鎮(zhèn)追尋全新的世界;20歲,他想學習劇本創(chuàng)作,便放棄優(yōu)秀的工作機會,考上哈佛碩士;24歲,他厭倦了紛繁的世俗生活,不想步入社會,便跑去紐約大學教書;25歲,他愛上42歲的有夫之婦艾琳,便瘋狂地追求她,二人開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不倫之戀。26歲,他決定寫一本自己的書,便創(chuàng)作了這本震驚文壇的《天使,望故鄉(xiāng)》。
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鎮(zhèn)青年,到震驚全美的絕世文豪,沃爾夫的人生從來沒有停下過,他常常一言不合就去周游各國,追求自己看上的姑娘,毫不客氣地批評同時代的其他作家。他快意人生,鮮衣怒馬,肆意自在地追求想要的生活,“像今天就是末日一樣”。
如果你以為,沃爾夫的順利是因為天賦和運氣,那就是天大的誤解了。出版《天使,望故鄉(xiāng)》時,他寂寂無名,在文學界、出版界兩眼一抹黑。好不容易通過朋友把手稿拿給一個出版商,卻被回復“不可能”而無情打回,就這樣,出版計劃擱置了一年,直到遇見美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金牌編輯———珀金斯。
珀金斯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的御用編輯,被稱為《老人與?!?、《了不起的蓋茨比》 等著作“背后的男人”。他無意中讀到沃爾夫的手稿,剎那間驚為天人,這部被其他編輯視為稚嫩而不被看好的作品,經(jīng)過金牌編輯的文字整理,以細膩質(zhì)樸的天才之作出版。
就這樣,天才終于遇上了屬于自己的捕手。
《天使,望故鄉(xiāng)》一炮打響,一個月狂銷一萬五千冊,沃爾夫成為整個美國文壇乃至整個美國津津樂道的話題。隨之,沃爾夫立即投入第二部小說《時間與河流》的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初稿有好幾層樓高,創(chuàng)作修改長達9個月。
這期間沃爾夫與珀金斯吃住一起,辦公一起,令彼此的妻子吃醋不已,甚至放話“有他沒我,有我沒他!”即使妻子嫉妒得發(fā)狂,這兩個深陷文學的男人依舊渾然不覺,他們單純地為彼此的才華吸引、傾倒,也因為彼此奪目的才華而各不相讓。整個出版社沒有一天不充斥著他們慷慨激昂的爭吵聲,但往往五分鐘后,二人就會因為某處佳句而雀躍不已、擊掌相慶。因觀點相左而激烈爭吵,又因為對文學的共情而惺惺相惜。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君子之交吧。
珀金斯說:“沃爾夫這樣的作家,我一輩子只能遇上一個。”沃爾夫說:“我終其一生沒有朋友,直到遇見你。”離開珀金斯后,沃爾夫出版了第三本小說 《網(wǎng)與石》,也是從這本書開始,沃爾夫認識到自己有必要從自我中跳出來,去理解這個世界,和它交融,并寫進作品中去。他身心俱疲,決定出國修養(yǎng),卻于38歲病逝于前往歐洲的路上。
這位美國文壇傳奇的一生被拍成了電影《天才捕手》,奧斯卡影帝、《國王的演講》、《傲慢與偏見》、《真愛至上》 里的科林·菲斯飾演了他的摯友珀金斯,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飾演了他的愛人艾琳,即使這樣,也演繹不出他精彩人生的十分之一。
后來,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家沃爾夫的《天使,望故鄉(xiāng)》、《時間與河流》、《網(wǎng)與石》,被譽為“美國的《追憶似水年華》”。□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