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石黑一雄式的憂傷

劉雪婷
2017-10-12
4612

       石黑一雄,1954年生于日本長崎,著名日裔英國小說家。1960年,石黑一雄隨家人移民英國。石黑一雄是極為少數(shù)的、不專以移民或是國族認同作為小說題材的亞裔作家之一。他本人從來不刻意去操作亞裔的族群認同,而更以身為一個國際主義的作家來自詡。
  石黑一雄是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之一,他與拉什迪、奈保爾齊名,被譽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迄今他已出版6部長篇小說,其中《長日留痕》獲1989年年度布克獎,最為中國讀者所熟知。因題材上的獨特,此小說與其后創(chuàng)作的《千萬別丟下我》已相繼被拍成電影,這兩部作品均有漢譯本。他另外三部長篇《遠山淡影》、《浮世畫家》、《無可慰藉》 和短篇小說集《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的中譯本也于近日出版。
  石黑是當世優(yōu)秀的文體家。他的作品筆法從容雅致,敘述親切,他對敘述是那樣具備耐心,仿佛一個坐在陳日之光下織網(wǎng)的漁人。他尤擅反諷,作品內(nèi)蘊深長,讀來往往啟人深思。相較另兩位移民作家,石黑作品的視野、格局貌似偏小,但其所長在于作品中散發(fā)的濃濃的東方式趣味———精確、敏感、細膩。第一人稱為敘述線索是其小說的一大特征,這一方面有利于展開廣闊的心理活動和敏感的視覺層面,同時使作品中充滿了某種隱秘和深邃的氣質(zhì)。
  如果說,文學(xué)要不自覺地承擔起有關(guān)人類的尊嚴與責任的話,那么石黑一雄的小說則是一個絕好的反思范本。他擅長通過作品,把人類的隱憂緩緩地、不溫不火地推到極致,然后令讀者徹底、放心地大傷心、大失落一把。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寓言性質(zhì)。讀者似乎可以從形式和內(nèi)容上分別找到前輩作家的影子———普魯斯特和卡夫卡。
  石黑曾聲稱自己并不擅長短篇,之前在英國出版的短篇小說也寥寥可數(shù)。而從讀者角度看,《小夜曲》卻是一部相當成功的短篇集。作品中的5篇小說仿佛是回憶少年時的音樂,他將這些過去的音樂夢與難以言說的慘淡生活結(jié)構(gòu)起來,加上靜穆的田園景色的渲染,使作品具有獨特的感染力。
  如石黑之前的作品一樣,這些短篇在精確的描寫之中似乎又有些夸張與荒誕的成分。這之中包含了他作品一貫的主題:莫測的命運、從個體到人類生長的代價、職業(yè)的艱辛與懷疑、靈性的破壞等等。石黑的語言輕松,卻惆悵;隱秘,卻開闊;對話尤其精彩和細膩。相比較其早期的作品,大量的心理刻畫和分析減少了,輕松的人物對話更加烘托了人物形象,相對那些在閱讀和思考上令人辛苦的長篇,這些作品如一首首連綴的爵士樂,令讀者在接受上也相對自由和輕快了許多。
  可能跟石黑的特殊身份有關(guān),他的小說時常出現(xiàn)漂流和旅行的主題。一旦離開了自己的裔地(石黑一雄5歲離開日本),就失去了故鄉(xiāng),即使他再次回到裔地,也還是漂流的感覺。故而他的作品總是時不時地充滿了身份的不確定和風景的變換。當然,還有一種音樂流浪者在路上的氣息。這很容易讓人想起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嬉皮士文化,如鮑勃·迪倫的《像一塊滾石》。雖然石黑早年模仿過嬉皮士在美國的大地上穿行,但他的這種“在路上”式的旅人小說顯然不是透著禪境和灑脫的反省和刻意追求,相反,通過作品中的“remains of the day”的鋪染,緩解凝滯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并且尋求心理乃至精神上的安慰。石黑是熱愛音樂的,早年音樂創(chuàng)作對他的影響、尤其是文字創(chuàng)作上的影響是不言自明的。從語言形式上說,石黑認為自己的小說擅長描寫“心理的流動性”。這種流動性的轉(zhuǎn)換,在某種意義上與音樂本身的節(jié)奏和旋律是類似的,這類音樂性小說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直覺的產(chǎn)物,正如他所說“就像有些人解釋為什么獨唱在下午聽起來比上午好聽,那是沒有理由的”。石黑通過直覺體驗表述自己的故事,反而獲得了不一樣的獨特性。從內(nèi)容上說,《小夜曲》集中的角色,不是音樂獨特趣味的欣賞者就是青春已逝的流浪歌手,“我”旁觀著一個個音樂青年的沉淪,或者一對對夫婦或情侶深深陷入不能再“相視一笑即能會心”的尷尬處境。這些無疑是石黑對音樂與往昔的一種回敬和緬懷,作品中提到的很多音樂并非虛構(gòu),而是歷史的一部分,想必那些熟悉音樂作品的讀者,能夠從文體的音樂性之外,找到過去許多英美的音樂主題。
  約翰·卡瑞在為《上海孤兒》撰寫書評時說:“石黑一雄之拋棄現(xiàn)實主義并不是脫離現(xiàn)實,而是其反面……石黑一雄使得記憶、想象和夢幻水乳交融般無法分離,將我們帶入被現(xiàn)實主義簡單化的現(xiàn)實的迷宮。”這一判斷似乎適合于石黑一雄的任何小說,他的寫作方式能給我們現(xiàn)實主義之外的另一種現(xiàn)實性探索上的“精確性”,尤其是在目前文學(xué)寫作已經(jīng)為其他媒體和新技術(shù)大肆擠壓的階段,則更應(yīng)該開拓文學(xué)自身的可能空間,使之更加獨立、自由。 □一葉

林海日報社主辦林海日報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CN15-0074林海日報官方網(wǎng)站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