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盡管知道那是一本游記,盡管也看過很多關于歐洲的游記,但讀唐墨的 《歐羅巴的清香》還是讓我感到愉悅,那是一種久違的文字感動。一個戲劇學院的博士,作為交換生到挪威學習戲劇,一年的時間,她得以細細觀察北歐社會。這樣的機會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而有此機會的人,也未必能夠像唐墨那樣沉下心來,堅持每天用文字記錄自己的觀感。不是嗎,有多少留學生、交換生、訪問學者駐留歐洲,回國后,又有幾個給我們留下了歐游生活札記呢?唐墨做到了,她的非凡毅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歐羅巴的清香》傳遞出一種思想的氣息。的確,那不是極無聊獵奇般的炫耀,而是一種發現和回味。從上海來到北歐小鎮卑爾根,喧囂蛻盡,返璞歸真。每一個到過北歐的中國人用不著太多的思考,憑直覺就能感受到。但唐墨卻在想,什么時候中國的鄉鎮也有這樣的安寧和美麗; 什么時候我們的心態也能夠在這寧靜之下歸于淡定; 什么時候北歐小鎮能夠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什么時候,我們的努力會離這一目標越來越近?一連串的問題,伴隨著一種美好的憧憬,像風像北歐森林中飄散的云霧,一瞬間浮上了人的心頭。這樣的游記,顯然不是走馬看花式的浮光掠影,而是像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所說的是一種遐思。那是被什么東西觸動了情懷之后,思想的喟嘆。
閱讀唐墨的文字,我常常忍不住放下書來,靜靜地想,假如讓我也駐足在那樣的地方,讓我有時間近觀細看北歐的風土人情,我會告訴人們什么呢?我想我也會像她那樣,忍不住將自己的觀感告訴朋友。只是與她相比,沒有她的那份熱情、美麗和純凈的氣質。她的文字流暢,長句子像水一樣,一波連著一波,讓讀者在驚嘆和快樂中,與她同行。她的觀看視點,自然卻有發現,極其美麗動人。如作品中有一段記錄她在戲劇教育課上的感受,對我們不少看過國內話劇的讀者而言,應該有所觸動。假如你捫心自問,對于話劇表演,你有什么想象嗎?我想你一定不會像唐墨那樣,在課堂表演中體驗到那么強烈的內心風暴。能夠有這樣的課堂收獲,不是一種美麗的發現,又是什么呢?
唐墨的游記不同于一般的旅行游記,就在于她在北歐的一年時間,是學習體會,反反復復地品嘗和回味。大凡初到歐美生活的中國人,都有過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和溫暖安靜的情感體驗。像去警署辦居留證明,去遠方的超市購買生活用品,夜間來回路上遭遇各種意外,凡事種種,唐墨在自己的札記中,都有體會。這種體會是獨特的,因為那是她自己的經歷,別人無法替代。很多夢想出國的人,總把歐洲的生活想得奢侈浮華,但唐墨告訴你,北歐很樸實。很多從北歐旅游歸來的人,異口同聲說那里很美,但從小生長在湖南的唐墨會告訴你,湖南也很美,只是這種美與她在北歐領略的景觀有點不同。唐墨是一個有心人,她留意國外生活的點點滴滴,化為筆墨。對她而言,或許是一種學習,但對讀者而言,卻是一次難得的閱讀之旅。
散文與小說不同,散文隨意,不掩飾自己,但卻要尋求一種獨特的發現和開拓。所以,不少作家都說,散文難寫,難就難在作者的發現和開掘。讀《歐羅巴的清香》,一定會讓很多讀者朋友喜歡,因為有內容,而且講述的角度與一般游記完全不同,作者用心體會,是用心在擁抱世界。這樣的作品,一定會點燃讀者的閱讀興趣。 □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