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博物學者、科普作家段煦歷經7年的實地綜合科學考察,2年的執著寫作,包含26萬字、近千張精美攝影作品,首部以中文介紹北極斯瓦爾巴群島動物、植物、冰川地貌、歷史人文景觀的書籍———《斯瓦爾巴密碼:段煦北極博物筆記》于2018年全國上市。
7月29日下午,該書作者、長年從事極地科學考察工作的博物學者段煦先生在北京舉行新書發布會,并帶來一場生動的北極科普講座。
《斯瓦爾巴密碼》一書由化學工業出版社旗下出版品牌“麥客文化”出版,書中以“群島指南說明”的內容結構、考察筆記似的敘述,來介紹斯瓦爾巴群島的環境、動植物及地貌景觀。
斯瓦爾巴群島,位于北緯78的北冰洋中,東邊隔巴倫支海與歐亞大陸相望,西邊隔格陵蘭海與北美大陸相望,整個群島面積將近4萬平方公里,卻有將近60%以上的土地被劃歸成自然保護區。由于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地處極地核心,氣候卻相對濕潤溫暖,吸引了大量的極地動物到那里棲息繁衍,成為天然的野生動物園。整個群島,光北極熊的數量就達到5000頭以上,此外還有為數眾多的北極馴鹿、北極狐和海象、海豹等海獸;鳥類種類則更多,且數量可觀,以主島東側的“海鳥城”一個觀鳥點為例,不到3平方公里范圍,便棲息著12萬只海鳥,鳥糞把整座山都染成了粉紅色。此外,該群島還生長著極柳、北極罌粟、純白羊胡子草、雪毛茛、珠芽蓼等30多種有花植物,盛夏的群島沿岸,是一片鮮花盛開的“海洋”。
每年6到9月,來自全球數以萬計的游客,云集到此,他們或者參加極地觀光、冰川穿越、極地峽灣皮劃艇、全地形車陸地探險等旅游項目,或者登上極地郵輪,前往北極熊棲息的冰海進行更加深入的極地探索。而我國作為1925年就簽署了 《斯瓦爾巴條約》的締約國,我國公民在該群島擁有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都不容易享受到的出入境自由及在主權國挪威法律約束下自由從事工作、經營等權利。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普遍提高,越來越多的同胞將目光逐漸從東南亞、歐洲、北美,移向更遙遠的極地,由于距離的原因,北極將成為更多中國游客極地旅行的首選。
然而多年來,有關南北極的書籍雖然出了不少,卻大多是知識性的科普書,極地旅游者想要的那種“到極地去看什么”、如何看的“指南類說明書”卻很少很少,本書的出版發行,填補了斯瓦爾巴群島旅游信息的空白,不僅是一本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的科普書,還是一本內容詳盡、操作性強、頗具地域特色的“極地旅游探險說明書”。畢竟,極地是地球上一個十分特殊的地區。極地所保存的,是地球上未經人類改造過的、保持了最原始的地形、地貌的地區,那里是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家園,那里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因此,作者在書中告誡,“讓更多的極地旅游者在出發前做足‘功課’,正確了解極地脆弱的生態環境狀態,理解保護極地對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在極地這個地球上難得的‘環境大課堂’中接受洗禮,在回到自己生活的環境中樹立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是我們目前所能做和必須做的事情”。 □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