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了日本時代小說巨匠藤澤周平作品集(全十二種)首批五種代表作。藤澤周平,曾獲直木獎、菊池寬獎、吉川英治文學獎、紫綬勛章等榮譽,多篇文章被收入日本中學語文課本,大量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話劇。作品集首批問世的五部作品為:短篇集《黃昏清兵衛》《隱劍孤影抄》《隱劍秋風抄》,被譽為“藤澤文學金字塔”的長篇小說《蟬時雨》,以及作家回憶寫作生活的散文集《小說周邊》。這是國內首次成規模引進藤澤周平作品,除《黃昏清兵衛》外,其余均為中文簡體字版首次面市。
8月19日晚,譯林出版社邀請知名旅日散文家、藤澤周平作品的主要譯介者李長聲,與滬上文化名人、作家小寶,書評人、作家張明揚,做客上海建投書局浦江店。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喜愛藤澤作品的人,三位嘉賓與讀者分享了他們眼中的藤澤周平文學世界,暢談中日武俠文化的深層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藤澤周平與司馬遼太郎等一些國內讀者熟悉的日本時代小說家趣旨迥異,藤澤本人反感狂熱與流行,他從不歌頌歷史上的英雄豪杰,而是將目光投向無名眾生。他筆下的主角雖是腰佩雙刀的武士,但不見他們忠君獻身的“武士道精神”,更多是對個人尊嚴的捍衛、對小家庭的守護———絕技傍身卻無意弄潮,只為保有抗拒潮流的力量。譬如藤澤筆下的落魄武士“黃昏清兵衛”便是典型。清兵衛看淡名利,甚至為了照顧病妻,不惜違抗主君命令,置藩國大事于不顧。這不僅背離了武士道精神,顛覆了大眾所熟悉的“英雄人設”;甚至可讀出對傳統觀念加諸于男性的某些價值標準的反叛。
藤澤周平作品在日本累計銷量已超兩千三百多萬冊。他的一系列以底層武士為主角的時代小說的主題往往是———底層人的尊嚴之戰,凡人的傲骨。著名評論家、作家丸谷才一稱藤
澤周平新書發售是比政變、股市起落大得多的事件。日本著名導演山田洋次三度改編藤澤作品搬上大銀幕,眾多重量級演員參演,如木村拓哉、松隆子、真田廣之、宮澤理惠等,攬獲大獎數十項。大導演侯孝賢亦不掩飾對藤澤作品的推崇,拍攝《刺客聶隱娘》時也推薦給張震、舒淇等主要演員閱讀。
完全不像是武士小說讀者,作品極為“洋派”的村上春樹也坦言:“我一度癡迷藤澤周平的小說,讀了很多。故事有意思,文章也漂亮,我覺得他是日本戰后小說家里邊寫法最高明的。”村上春樹、井上廈……女作家如國際安徒生獎得主上橋菜穗子、推理女王宮部美雪,也都是藤澤迷。武士小說能擁有大量女讀者,也因為藤澤周平對女性人物的成功塑造,宮部美雪說:“藤澤先生筆下的女性總是那么勇敢、生命力頑強,她們不追求男性的庇護。當男人碰壁、萎靡頹唐時,她們反倒顯示出那種拽起男人、推著他們往前走的強悍。”藤澤是真正懂得欣賞、尊重女性的寫作者,由此可見一斑。
藤澤周平的故事舞臺,經常是他以家鄉日本山形縣鶴岡市為原型創造的一個背靠山坡面朝大海的雪國小藩“海坂藩”。作家王佩指出,海坂藩類似于《指環王》中的“中土”。但同為虛構中的烏托邦,藤澤周平的“海坂藩”沒有奇幻氣質,而是一派寫生的田園風光。那里仍停留在舊而美的時代,泥土芬芳,人心恒常;女人沉靜剛強,男人情義深藏。天光云影,芒草炊煙,青山青衫,投射著現代人內心深處的“鄉愁”和“原生風景”。藤澤周平的小說,借劍俠的外衣寫遙遠舊時代人情,安慰到的,卻是現代都市里的心。□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