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了不起的游戲》:京劇之美游戲始

劉雪婷
2021-11-24
4281
      郭寶昌喜歡京劇,熱愛京劇,亦癡迷于探究京劇的魅力,就像書名中的這一問:京劇究竟好在哪兒?這本書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
      贊美京劇的人很多,有人喜歡它的唱腔之美,有人喜歡它的程式之美,也有人喜歡它的服飾、扮相之美;有人從理論上總結,認為它的美在于虛擬性、程式化、寫意型;也有人把它的美歸結為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讓人神魂顛倒的角兒,梅蘭芳的表演就被尊為布萊希特、斯坦尼之外的世界第三大表演體系,而當下更是尊它為國寶、國粹。
      上述對京劇的贊美,郭寶昌或贊成,或有所保留,但他認為,這些還不能透徹地說明京劇之美的本質。他說:“多年來,一直縈繞在我心頭最讓我著迷又最讓我困惑的,就是兩個字:游戲。”在他看來,這兩個字體現了中國戲曲(不僅僅是京劇)精神的核心價值。從這部書中可以看到,他已將京劇舞臺內外上下都置于“游戲性”的分析框架之內,從劇作到表演,從唱腔到鑼鼓經,從行頭到程式化的載歌載舞,從角兒到觀眾,無不被“游戲”的精神所籠罩。游戲是綱領,綱舉而目張,他的論述亦由此展開。
       全書開篇就從“游戲”入手。首先說到戲裝,而戲裝的裝飾之美,恰是“游戲”統攝京劇之美的明證。如果沒有戲裝的裝飾之美、游戲之美,京劇之美怕是要打折扣的。接著說到“場面”,現在習慣叫樂隊了,戲班里還是叫“場面”,又有文場、武場之分,文場是指京胡、二胡、笛子、嗩吶、三弦、月琴等弦樂和管樂;武場是指打擊樂,即鼓板、大鑼、小鑼之類。場面如何游戲?沒看書前我還真有點“蒙”,看書之后才明白,他是從“鑼鼓經”的命名中看出這里也有游戲精神的,比如“鳳點頭”“走馬鑼”“兔行步”“撲燈蛾”“水底魚”“雙飛燕”等形象生動的名字,“這就是舞臺上那些大字不識的老藝人們在玩兒呢”!又說到“切末”,也就是道具,他以旗、扇子、把子、毯子、翎子、蹺、髯口、馬鞭為例,來說明京劇的程式動作,一招一式,載歌載舞,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另類的舞臺語言,而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則是游戲邏輯,游戲心態。
       接下來郭寶昌依次談到了京劇的時空觀,以及舊戲舞臺的一些“陋習”,比如檢場、飲場、現場抓哏、演出遲到、演出中“出戲”等現象,新派觀眾固然不能接受舞臺的這些亂象,但老派觀眾似乎并不在意。郭寶昌試圖從審美理論和古典哲學中找到京劇“游戲性”的理論依據,他特別談到《紅樓夢》與《道德經》。他對《紅樓夢》的分析很精彩,很少有人看到曹雪芹敘事手法中“充滿了頗多游戲性的大手筆”。恰恰是在這一點上,他看出了高鶚不如曹雪芹的地方,就在于“缺失了游戲人生的境界和視角”。他談《道德經》則顯得簡單了,沒有展開,沒有深入。其實,老莊思想與游戲精神的關系是值得大講特講的。特別是莊子,他不僅是游戲精神的理論家,還是游戲精神的實踐者,他那些汪洋恣肆的文章,沒有游戲精神是絕對寫不出來的。儒家審美理想以政教為中心,故有“文以載道”的要求,道家審美理想則以審美為中心,故推崇游戲精神。
       他指出,國家富強之根由,政、教為因,文化為果,而文化決定論和工具論卻顛倒了這種因果關系,以因為果,以果為因了。郭寶昌的“游戲”論顯然是想糾偏,把顛倒了的因果再顛倒過來,又何其難也。不過,問題既已提出,就會有更多的人沿著這個思路,去思考京劇的未來,去探索更多的恢復京劇本性游戲精神的可能性,這未必不是京劇的福音。(解璽璋)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