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采摘
烘干
分揀裝箱
■張俊云 姜文宇 沙振東
室外雪花紛飛,室內菌茹飄香。11月6日,滿歸森工公司白馬林場食用菌基地赤松茸迎來豐收,整齊排列的菌床上,一簇簇肥嘟嘟的赤松茸撐著“紅傘”點綴其間,職工忙著采摘、分揀、裝箱,讓赤松茸搶“鮮”上市。
“這蘑菇長得真好啊,多招人喜愛!以前要吃蘑菇只能等到秋天時上樹林里采,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新鮮蘑菇。”“你聽說過‘菇成一晌不等人’嗎?如果不及時采摘,蘑菇的品相、價格都會下降呢。”白馬林場政工干事沙振東、孫雪瑩今天也當起了采摘工,一邊聊著天,一邊從菌床上挑大個的菌菇采摘,10多分鐘就盛滿了一大筐。
“我們的大球蓋菇品相好,不愁賣,等著顧客上門買就行。尤其今年野生蘑菇不豐收,市場更暢銷,還沒等成熟,就有不少老顧客打電話提前預訂了。”白馬林場食用菌基地管理人員步國強笑呵呵地告訴筆者,這是林場第四年反季節培植赤松茸了,今年菌種好,各個環節管理得也到位,長得比往年都好。
“這種菇栽培周期短、產出高,一冬可收獲3至4茬鮮菇,1平方米能產12至14斤左右。現在電商直播帶貨正火,我們正計劃著讓職工學直播,利用電商渠道拓寬銷路,讓菌菇走出大山,銷往全國各地。”正在菌室里組織采收鮮菇的林場主任周敏慶話語里充滿了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信心。
據了解,享有“素中之葷”美譽的赤松茸是滿歸森工公司利用閑置菌室培植的反季節食用菌產業項目。今年,白馬林場反季節培植赤松茸1000多平方米,預計可采收鮮品1萬余斤。通過科學掌握土質、溫度、濕度等關鍵技術,培植的赤松茸色美、味香、肉厚、產量高,鮮品一上市就成了冬季鮮菇市場的“香餑餑”,給這個寒冬帶來不一樣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