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十二、安神藥
1、榆樹Ul muspumi l a
藥材名:榆樹別名:白榆、家榆
鑒別特征:榆科榆屬落葉喬木或灌木,高16米。樹皮灰色或灰褐色。一、二年生枝黃褐色或灰褐色,其兩側有時具扁平的木栓翅。葉厚革質,粗糙,倒卵狀圓形、寬倒卵形,先端短尾狀尖或凸尖,基部圓形、楔形,近對稱或稍偏斜;上面被硬毛,后脫落而留下凸起的毛跡;下面具疏毛,脈上較密,邊緣具短而鈍的重鋸齒;葉柄被柔毛。
花5—9朵簇生于去年枝上或生于當年枝基部;花被鐘狀,上部5深裂,裂片邊緣具長毛,宿存。翅果倒卵形、近圓形或寬橢圓形,兩面及邊緣具柔毛,果核位于翅果中部。
生境:生于居民區附近、河岸草地。
分布:林區各地均有分布。
藥用價值:果實(榆錢)、樹皮、葉、根入藥,具有安神健脾的功效,用于神經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白帶。皮、葉具有安神,利小便的功效,用于神經衰弱、失眠、體虛浮腫,內皮外用治骨折、外傷出血。
采收加工:榆錢:春季未出葉前,采摘未成熟的翅果,去雜質曬干。樹皮:剝下樹皮曬干,或夏秋剝下樹皮,去粗皮曬干或鮮用。葉:夏秋采摘,曬干或鮮用。根皮秋季采收。
(張重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