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十五、補虛藥
(二)補陽藥
2、草蓯蓉Bos chni
a ki ar os s i ca
別名:山苞米、不老草
鑒別特征:列當科
蓯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厘米。莖直立,圓柱形,肉質,帶紫紅色,中部基部膨大,塊莖狀,常數莖連在一起。葉鱗片狀,寬卵形或三角形。穗狀花序頂生,密生多數花;苞片寬卵形,先端鈍或尖,與花萼近等長;花萼杯狀,有不整齊的3—5齒裂。花冠暗紫色,寬鐘狀,二唇形;上唇直立,矩圓形,近全緣;下唇具3枚近三角形的裂片。雄蕊二強,伸出花冠管外,花藥無毛。蒴果近球形,2瓣裂。
生境:生于河岸、小溪旁榿木(水冬瓜赤楊)林下或山坡東北榿木林下。
分布:林區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林區北部。
藥用價值:全草入藥,具有補腎壯陽、潤腸、止血的功效,用于腎虛陽痿、腰膝冷痛、老年習慣性便秘。
采收加工:7月采收全草,陰干。
(張重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