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十五、補虛藥(三)補陰藥
藥材名:南沙參別名:四葉沙參
鑒別特征: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90厘米。莖直立,單一。莖生葉4—5片輪生,倒卵形、橢圓狀倒卵形、狹倒卵形、倒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葉緣中上部具鋸齒,下部全緣,兩面近無毛或被疏短柔毛,無柄或近無柄。圓錐花序,分枝輪生;花下垂;小苞片細條形;萼裂片5,絲狀鉆形,全緣;花冠藍色,口部微縊縮成壇狀,5淺裂;雄蕊5,常稍伸出;花盤短筒狀;花柱明顯伸出,被短毛,柱頭3裂。蒴果倒卵球形。
生境:生于草甸、濕草地。分布:林區(qū)各地均有分布。
藥用價值:根入藥,具有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的功效,用于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干咳痰黏、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收根部,去泥土、洗凈、曬干。(張重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