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十六、收澀藥
(一)斂肺澀腸藥藥材名:五味子別名:北五味子、遼五味子、山花椒秧鑒別特征:五味子科五味子屬落葉木質藤本,長達8米。小枝細長,紅褐色,具明顯的皮孔,稍有棱;葉稍膜質,卵形、倒卵形或寬橢圓形,頂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疏生有暗紅腺體的細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花單性,雌雄異株,稀同株,單生或簇生于葉腋,乳白色或帶粉紅色,芳香;花被片6—9,2輪,矩圓形或長橢圓形;漿果球形,成熟時呈深紅色,多數形成下垂長穗狀。
生境:生于河岸、溪邊、山坡林下、陰坡巖石縫。
分布:大楊樹、畢拉河、北大河、阿里河、吉文、綽爾生態(tài)功能區(qū)。
藥用價值:果實入藥,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果實,曬干。
(張重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