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親愛的奶奶: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這封家書,向您表達心中的敬佩與感激。
聽父親講,您出生在1934年6月,家里有五個姊妹,沒有男丁。1950年,作為家里的老大,年僅16歲的您主動承擔起保家衛國的重任,毅然決然地投奔朝鮮戰場,成為一名優秀的女兵,最終和戰友們一起贏得了偉大勝利,并成功截獲即將逃跑的美國傘兵。
您常說,自己一生平凡,沒有驚天的壯舉,但曾經在黨和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這是最驕傲的人生經歷,是一生最大的光榮。部隊的生涯磨練了您堅韌不拔的毅力,您政治立場堅定、工作積極上進,很快便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黨員干部。
您常說,做人要懂得珍惜生活、勤儉節約。當時您每月工資不足7元,但省吃儉用只留下2元用于日常生活,其余全部寄回老家補貼家用,資助妹妹們上學、走出大山。1956年您和曾在國家建工部工作的爺爺結為夫婦,1958年您和爺爺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振興祖國、建設邊疆、支援林區”的號召,義無反顧地志愿申請,從首都北京來到這一片荒蕪、人煙稀少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籌建內蒙古牙克石林產工業公司栲膠廠,把熱愛黨、熱愛祖國的一腔赤誠,無私地獻給了開發林區、建設林區、發展林區的偉大事業。
在爺爺擔任聯合廠廠長期間,您和爺爺不僅嚴格要求自己,還嚴格約束子女及親屬,共筑廉潔家庭港灣。記得家里有位遠房親戚在部隊當兵,知道爺爺在聯合廠工作,便想通過您協調爺爺為他的首長拉幾車木材,被您當場拒絕了。您告誡那位遠房親戚:要堅決守住法律、紀律、道德底線,不能利用您和爺爺的職務開小灶、送人情、搞特殊化。父親大學畢業后,回到聯合廠上班,人事部門負責人知道爺爺的這層關系后,想要把父親留在機關工作,而您卻說作為黨員干部要時刻繃緊廉潔從政這根弦,不能在工作中攀關系、找捷徑、走后門。您告誡父親工作要從基層干起,學會在經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干、壯筋骨,這樣才能拓寬視野、增長見識、腳踏實地。在您的堅持下,父親最終被安排到栲膠車間一線上班,接受最艱苦的鍛煉。您在弘揚正能量、保持優良作風上勇當模范、貢獻力量。您高尚的品格和廉潔的操守贏得了領導的信任、群眾的尊重。
和父親聊天時,知道如今90歲高齡的您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約束自己。在閑暇之余,您經常會與社區退休老黨員分享交流廉潔自律心得,教育他們在依法規范“發揮余熱”中堅守廉潔底線。同時,在森工集團班子領導慰問退休老黨員時,您會結合自己工作經驗對林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為林區凝聚“廉智”力量,以實際行動詮釋黨員干部的忠誠與擔當。
您的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一直影響著我,并時刻給我敲響警鐘。在您的熏陶下,我時刻牢記“尚儉戒奢、清正廉潔”,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作為一名從事辦公室工作的黨員,在服務領導上,我謹言慎行、身體力行,從未發生過打著領導旗號發號令、辦私事,借著工作之便吃拿卡要的現象。在日常工作中,我恪盡職守、本分做人、秉公辦事,從不貪圖蠅頭小利、不收受他人賄賂,堅持守住廉潔底線,做到“手中有尺度、心中有規范”。
廉潔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是政治文明的一種理念。而家庭則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優良的家風能夠促進家庭和睦、相守相敬,能夠灌溉后代健康成長。現在您所樹立的良好家風已成為咱們家的“傳家寶”。今后我會牢記囑托、不負使命,弘揚培育廉潔家風,薪火相傳、砥礪前行。
您的孫子:于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