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師傅,這張是我剛做的調查規劃設計圖,您看看行嗎?”“師傅,您看我區劃的小班線合格嗎?”5月中旬,在剛剛抽芽的林間,綽爾森工公司森林資源管理中心新上崗的森調隊員在老隊員的帶領下,開啟了一場森林資源規劃調查技術“接力棒”的傳承活動。
為了讓新入職員工盡快掌握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該中心對19名新入職員工進行了理論培訓,通過系統學習森林資源調查基礎、Ar cGI S技術應用等核心課程,實現全員理論考核達標。同時,該中心創新推行“導師帶徒”工作機制,制定“實地操作、跟班指導”培訓方案,技術骨干化身“行走的教科書”,帶領新員工深入林地,手把手教學GPS,平板電腦采集器、Ar cGI S軟件實操技巧。經過“沉浸式”實戰打磨,新入職員工已熟練掌握數字化調查工具。
“第一次進山時,面對茫茫林海完全‘發懵’,連林相圖和等高線都看不懂。”新員工坦言初入職場的青澀。針對這一痛點,森林規劃調查第二小隊長汪萬春等資深技術骨干化身“林海導師”,采取“一對一圖譜教學、現場因子解析”模式,從識別不同林相特征、判斷坡度坡向,到解析林分結構、記錄調查因子,通過“理論講解———示范操作———獨立實踐———總結復盤”閉環培養,助力新員工快速建立“空間認知”與“生態思維”。
“斧子砍傷、樹枝扎眼、摔傷骨折……這些都是外業調查的‘隱形風險’。”小隊長景立輝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每天出勤前,他都會化身“安全講師”,結合典型案例進行“10分鐘安全微課堂”培訓,從個人防護裝備穿戴、工具使用規范,到野外避險常識,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線。收工后,隊員們還會收到“額外關懷”,老調查員為新隊員逐一檢查衣物和裝備,防范蜱蟲叮咬等隱患,讓“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心間。
“每完成一塊樣地調查,就像完成一幅生態‘畫作’,充滿成就感。”新員工張健的話語道出了青年團隊的心聲。如今,這群曾“望山卻步”的年輕人,已深深愛上這份“有技術含量、有生態溫度”的工作,他們在林海中丈量綠色家底,在實踐中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