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細雪讓素有冷極之稱的滿歸多了一些寒意,在滿歸林業局空曠靜寂的貯木場,記者遇見了扛著掃帚的修理段工人王東軍。“我們單位無論干部和工人每天都是早七點上班,這不,我和同事剛從激流河棧道景區清雪回來,工作搶先干,我們從沒拖過后腿……”略顯拘謹的王東軍搓著手笑著對記者說。
每天早上七點甚至更早上班,這個習慣,在孟庫林場由來已久,由原來的貯木場轉身為林場,火熱的勞動場地由過去的造材臺、龍門塔吊、楞場轉到了現在的森林撫育、“十個全覆蓋”工程、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等主戰場,孟庫林場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在學習教育中逐漸升溫,“熱力”不減。
走進孟庫林場的“黨員活動室”,吸引記者眼球的不僅是各種鮮紅的榮譽證書,還有黨總支制定星級組織建設分類晉級評比活動評分表。它懸掛在活動室的顯著位置,每天一打分,每月一評星,學做相融,把問題擺出來,讓成績亮出來,促進了黨員之間的相互監督、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在黨總支書記白俊清的辦公桌上,有一本民情記錄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記載著“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情況:水泥道南側居民倉房和板杖建設進度、房屋拆遷原址綠化進度、板材刨光生產木柵欄指標……這個夏季火熱的勞動場景已經濃縮在這個小本上。他們深入開展“融入式黨建”,把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等重點工作作為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效的標尺……
見到孟庫林場修理段段長張志國時,他正帶領3名工人忙碌在在板材加工車間,為林場室內裝修備齊刨光板材。“我和幾個技術工人通過改造廢棄的刨光機,調整刨光機鏈條間隙,加大軸承座滾杠距離,提高了工作效率,圓滿地完成了林業局‘十個全覆蓋’工程所需要的木材刨光板柵欄任務。”今夏,這個修理段黨支部實施“支部建在項目上”的舉措,檢尺隊和修理段組織4臺壓刨、12人分兩組投入生產,黨員干部主動承擔上料、出料、板材碼放、卸車、裝車、廢料清運等任務。天氣炎熱的時候,他們就打好涼水,汗流浹背時擦下臉繼續干活,水換了一盆又一盆,刨光板材碼了一垛又一垛,共刨光板材500立方米。“做個優秀黨員是我的愿望,但是做個合格黨員是我必須做到的。”修理段段長張志國言語樸實,卻字字在理,他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
“作為轉型中的貯木人,我們是有信心的,在國有林區改革中我們首先是做好人的工作。我們林場無論是干部還是職工都心勁十足,目前投入到了7萬畝的修枝撫育工作任務中,更好地承擔起了生態保護的任務……”孟庫林場主任張效顏信心十足的說。
正午的和煦陽光灑在昔日的貯木場空曠的場地上,晶瑩的雪花讓這里顯得十分清爽干凈,不遠處一塊“生態建設鑄脊梁、綠色發展塑黨魂”的標語牌在雪地里十分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