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去年以來,烏爾旗漢林業局西日特其林場結合生態建設實質要求與轉型發展具體規劃,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明確了新時期經濟發展目標,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新路徑。
烏爾旗漢林業局西日特其林場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花草繁茂,無霜期場長,加上水沒有污染,含有多種礦物質,空氣清純,牲畜患病的機率小,特別適合發展養殖業。為此,西日特其林場決定借助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種植、養殖、采集業。
為了解決建養殖場用的資金、材料等問題,林場班子成員、干部職工通過例會研究決定用家屬區搬遷剩下的舊磚和修路隊剩下的沙子、水泥為原料,由班子成員帶頭和干部職工一起運磚、挖地基、篩沙子、搭建畜舍。為了解決牲畜的飼料來源,他們把家屬區搬遷后撂荒多年的100畝地重新利用起來,種植小麥、白菜、大頭菜、卜留克、土豆、尖椒等農作物,除供職工食用外,剩余部分給牲畜當飼料。他們還新購置了飼料粉粹機、牲畜自動飲水器、消毒器等機具,并定期派養殖場職工到兄弟單位進行學習、進修來彌補管理、經營方面的不足。通過他們辛勤勞動和付出,養殖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有2頭母豬、1頭種豬、20頭肥豬、150只雞鴨鵝、20只兔子,給單位創收2萬元,解決了職工就業10人,平時飼養的豬、雞、鴨、鵝供林場職工們免費食用,使職工每天節省就餐費用3元錢。
同時,他們還抓住“采秋”的時機,在秋果未成熟時,護林人員加強林下資源管理,杜絕對青果的肆意破壞性采集。在秋果成熟期間,他們有組織、有計劃的安排職工們進山采摘,并為他們解決食、宿、運輸、銷售等問題。據統計,林場職工累計采集金蓮花3000斤、黃花菜200斤、蘑菇2500斤、木耳150斤、榛子500斤等,為職工群眾創收25萬元。(王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