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內蒙古森工集團:除了綠色,還有充盈的活力

王景雙
2025-09-17
1862

除了綠色,還有充盈的活力

——內蒙古森工集團轉型發展見聞

夏日的大興安嶺,萬頃綠蔭,千般活力。

這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集中連片國有林區,總面積達10.67萬平方公里。全面停伐10年,森林蓄積量增加2.26億立方米,增幅達28.1%,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筑得更牢。

在聚焦主責主業的同時,內蒙古森工集團著力建設智慧林業、發展林草產業、推進“三項改革”,經濟得以重塑,發展活力盡顯。

27073046aaci.jpg

綽爾河風光 哈斯巴更 攝

智慧林業,提升保護質效

一臺搭載高精度攝像頭的無人機從綽爾森工公司的智能機巢起飛,實時畫面同步傳輸至數百公里外的內蒙古森工集團森林防滅火指揮中心。阿爾山森工公司生態功能區的管護站前,游客掃描“防火碼”,入山信息便錄入云端管理系統……

近年來,內蒙古森工集團開展“智慧林業數字森工”建設,推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全面應用,打通林業發展的“信息高速路”。

集團投資4600余萬元,自行建設光纜5269公里,涵蓋林區近2/3的林場,陸續配套建設214座4G通信基站,使林場、管護站等重點區域公網覆蓋率由10%提升至50%,為實現智慧林業、打造數字森工夯實基礎。

2024年,集團與中國電信合作,投資近2億元實施信息化能力提升項目,全面提升林區基礎通信網絡覆蓋率,完善生態感知監測能力,構建智慧林業應用體系,為生態保護、資源管理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信息化能力提升項目總體進度已達58%。109個基站完成安裝,其中68個已開通運行。10套便攜基站實現了全域機動、隨時能動、隨時能戰的應急通信保障目標,為森林火災精準撲救提供有力支撐。高山視頻監控升級改造全面提速。無人機智能巡護體系在牙克石、烏爾其汗、吉文、大楊樹、金河等關鍵區域完成測試。應急指揮調度、人力資源管理、智慧旅游、森林資源管理等8個核心應用系統已完成需求確認與深化設計,進入開發階段。

隨著項目實施,一個全域覆蓋、縱跨層級、整體協同、安全高效的智慧林業一體化平臺正在集團加速呈現。

引入企業,產業升級壯大

阿爾山溫泉氤氳的暖霧、根河源濕地秘境的幽深、滿歸林宿散發的獨特風情……

7月25日至28日,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東方甄選CEO俞敏洪走進呼倫貝爾,向全國網友直播大興安嶺林區風光,并實地察看新東方大興安嶺自然教育基地項目進展。

2025年初,內蒙古森工集團與新東方文旅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建“新東方·大興安嶺自然教育基地”。

除了新東方文旅集團,今年年初,集團還與中旅集團、眾信旅游集團簽訂合作運營協議。目前,運營團隊均已入駐,部分聯營景區、酒店、林宿已開業運營。

眼下,集團旅游產業正從資源紅利向創新紅利躍遷。與各大國有企業、文旅頭部企業的合作,即旨在將散落的景區景點串珠成鏈,建鏈強鏈補鏈延鏈。

與此同時,集團與呼倫貝爾市相關旗(市)研究G331旅游線路開通運營,組織28家旅行社負責人深入林區調研,為旅游市場拓展夯實基礎。

27073121li7x.jpg

阿爾山金江溝溫泉度假區 哈斯巴更 攝

在提升品質方面,集團集中力量打造阿爾山金江溝溫泉度假區二期、阿爾山系列主題酒店、莫爾道嘎白鹿島景區整體提升、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設施提升、滿歸興安林宿三期、得耳布爾卡魯奔濕地自然教育研學基地建設項目。

在業態創新方面,集團依托內蒙古大興安嶺航空護林局,與中國飛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開展合作。飛龍公司直升機將入駐根河機場,推出一系列飛行體驗項目。

在跨區協作方面,集團與呼倫貝爾市、興安盟、大興安嶺地區、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共同成立大興安嶺旅游聯盟,凝聚三地五方合力,打響“大興安嶺”旅游品牌IP。

集團旅游產業已累計投入資金近25億元,先后建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個、4A級旅游景區3個、3A級旅游景區2個、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2個、國家4C級自駕車營地1個、國家級森林養生基地2個、森林特色小鎮3個。

截至8月15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旅游總收入達4817.84萬元,同比增長24.54%;接待游客48.97萬人次,同比增長2.67%。游客到訪增加不多、旅游收入大幅增長,林區旅游弱、小、散、雜的狀況明顯改觀。

內部改革,激發動力活力

“林區工作條件比我想象的好很多,生態環境好,福利保障齊全。”23歲的包薩如拉去年從內蒙古師范大學畢業,在綽爾森工公司已工作一年,“非常幸運能來到森工集團,單位提供了免費的住宿,還有五險二金?!?br/>

2024年,內蒙古森工集團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部署要求,以全面提升現代化治理水平、市場化經營能力為目標,統籌開展了經營管理架構優化整合和“三項制度”改革。改革廣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

集團制定了機構調整方案,印發了經營管理架構優化整合指導意見,壓減森工集團、森工公司兩級內設機構83個,整合撤并森工公司場科級單位155個,壓減管理崗位4288個,打破了“倒金字塔”結構。

以全面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為核心,集團創新用工機制、分配機制、激勵機制。實行“綜合項目部”式管理,員工統籌調配、競聘上崗、集中考核,以崗定薪、一崗一薪、易崗易薪,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增強了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全面推進管理人員競爭上崗。為全面落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工作要求,2024年,集團44戶二、三級子企業新聘任管理人員511個,其中通過競爭上崗方式聘任管理人員419人。

健全常態化崗位評估機制。集團各直屬單位用工全部實行按需設崗、一崗多能,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績效考核結果運用。

員工能進能出。制定印發集團《人力資源發展三年規劃(2024—2026年)》《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24—2030年)》,堅持市場化勞動用工機制,2023年以來,“訂單式”引進人才2282人。

收入能增能減。構建能力貢獻決定薪酬水平機制,實行工資總額分類分級管控,優化工資總額結構,績效性工資總額隨著任務走、跟著項目來、伴著效益漲。全面構建“業績導向+精準考核+剛性兌現”的差異化薪酬分配體系。改革后,集團收入差距倍數保持在130%左右,浮動工資占比達到40%,預計2025年末達到45%。

……

如今的內蒙古森工林區,從生態支撐到產業助力,從項目招引到區域協作,從游客涌入到外界評價,從市場活躍到張張笑臉,活力體現在方方面面。(徐凡 劉洪林 木其爾)


閱讀原文 : 內蒙古森工集團:除了綠色,還有充盈的活力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