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初心 風帆正勁
———林區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本網記者 凌鶴聞
千山競翠、黨旗飄揚,在浩渺的興安大地上,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思想和行動正不斷凝聚成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美麗林區的磅礴的力量。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林區啟動以來,管理局黨委從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的時間安排、內容方式、具體要求等方面進行周密的安排。突出“邊學習、邊調研、邊檢視問題、邊整改落實”相結合,堅持四個貫穿始終,確保主題教育基礎實、推進穩、質量高、效果好,在林區上下迅速掀起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熱潮。領導帶頭、榜樣引領,將初心使命化為自覺行動
管理局黨委成立了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自覺與黨中央安排部署對標對表,精心制定方案,設計學習內容,做到推進主題教育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
管理局黨委領導班子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帶頭先學一步、學深一點,采取每天自學一小時,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集中學習、專題研討等方式,在思想上補課,精神上補“鈣”。
6月15日至18日,管理局黨委在全林區處級以上干部中開展為期三天的集中專題學習。期間,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羅平漢、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以及管理局黨校副書記劉鵬在學習會上進行了授課,與會人員觀看了《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專題片,并圍繞“守初心、擔使命”,結合學習進行了一次深入地專題研討。
“這次專題學習讓黨員領導干部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可以說是一次靜心、凈腦、靜魂的思想洗禮”“通過深入研討讓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更加清晰。”……
專題學習中,管理局、各基層單位近1000名黨員干部靜心學習、深入思考、深入交流,每日自學一小時并撰寫心得體會。大家紛紛表示,通過集中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對黨的初心和使命的認識,增強了開展主題教育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踏上尋根問源的路途,補足精神之鈣,堅固思想之元。
6月30日,管理局黨政領導與管理局直屬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及林區黨員干部代表先后深入圖里河劉少奇主席紀念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庫都爾百萬畝人工林紀念基地、烏爾旗漢林業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育活動,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的洗禮。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鮮艷的黨旗下,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此次現場教育系列活動,管理局黨委通過現場教育的方式進一步增強主題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和感染力,引領激勵林區廣大黨員干部以老一輩革命家為榜樣,學習革命先輩對黨忠誠、堅守初心的政治品格,在新時代砥礪前行、接續奮斗。
在管理局黨委的帶動下,林區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跟進,充分發揮林區各地特色教育基地、紀念林的思想引領作用,扎扎實實推進主題教育。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來林區視察的路,阿爾山林業局黨委與阿爾山邊防部隊聯合開展了紅色革命傳統教育;
吉文老黨員汪玉林為林業局黨員干部講述紅色革命傳統,用親身經歷講述了初心不改、一心為民的情懷;
伊圖里河林業局黨委組織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開展向林業局優秀共產黨員崔曾女學習活動;
大楊樹林業局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在李庶坤紀念林舉行“建黨98周年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會”……
各單位正采取多樣的方式讓廣大黨員在主題教育中錘煉黨性修養,強化責任擔當。
保護生態安全始終是林區人肩負的重要職責與使命。
進入夏季以來,林區干旱少雨、雷電活動異常頻繁,森林火險形勢極其嚴峻,給林區森林防滅火工作帶來艱巨的考驗。據統計,從6月16號至目前林區因雷電引發的森林火災多達74起。
面對雷電火多發的嚴峻形勢,林區廣大黨員干部毅然投身火災撲救一線,與撲火隊員克服高溫酷暑、山高林密、長途跋涉等重重困難,眾志成城降火魔,在與火的生死搏斗中踐行著初心和使命。
6月19日至22日,林區因雷電集中爆發23起森林火災,在撲救6月19日根河林業局上央格氣雷電森林火火災中,56歲的根河林業局副局長于海俊不幸因公殉職,用堅定的黨性和寶貴的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于海俊同志的先進事跡受到了林區內外的廣泛關注,他的精神深深激勵著每一名默默奉獻于祖國綠色事業的務林人,也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樹立在廣大林區黨員干部乃至自治區黨員干部心中的一面旗幟。自治區黨委、自治區直屬機關工委、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分別追授于海俊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并號召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向于海俊同志學習。
管理局黨委將學習于海俊同志先進事跡作為主題教育在林區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重要內容,同“思想再解放、篤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成效相結合,引導黨員、干部在對標學習中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在攻堅克難中體現責任擔當,在實干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榜樣是無聲的教材,典型有無窮的力量。
自6月中旬以來,林區黨員干部把學習于海俊同志先進事跡作為學習教育的重點任務,用身邊典型強化思想引領,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于海俊同志作為一面鏡子,以“四個合格”為標尺,把自己擺進去,聯系實際,接受思想政治洗禮,找準精神坐標、凝聚前行動力。
根河林業局黨委通過深入挖掘于海俊同志的工作、生活中的典型事跡,運用身邊典型開展現場教育、宣講先進事跡、座談會、主題黨日活動、微型黨課,在全局廣泛開展向于海俊同志學習活動,鼓舞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守望初心、踐行使命。
聚焦問題,補“短板”深挖根源,立查立改
立足于解決林區改革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管理局黨委制定了主題教育整改落實工作責任分解表,將主題教育實施方案中強化政治建設、國有林區改革、生態建設、轉型發展、民生改善等16項重點調研課題分解到管理局領導班子各名成員。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在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中貢獻大興安嶺力量”“黨的建設如何融入林區中心工作”“森林經營內部購買服務改革推進現狀和存在問題”……一個個調研課題目標精準、切中林區改革發展的脈搏。
兩個月來,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黨委副書記、局長閆宏光,及管理局黨委班子成員帶頭深入分管單位、分管部門,與林業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基層林場班子成員、普通職工群眾進行面對面座談交流、解決實際困難、征求意見建議,了解民情、掌握實情、認清林情。
目前,管理局黨委班子成員深入問題集中的基層單位29個、訪談基層干部群眾289人、解決突出問題19個、形成對策成果17個。
同時,按照林區主題教育“開門納諫”“整改進行時”工作方案,管理局黨委設立了征求意見箱、網上征詢、發放征求意見表,進一步拓寬征求意見渠道,聽取工作服務對象、基層黨員群眾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存在突出問題的反映,對改進作風、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在此期間,管理局黨委派出9個主題教育巡回指導組對林區72個單位和部門進行了全程指導檢查,完成了第一輪巡回指導工作,及時召開匯報會向自治區黨委主題教育巡回指導第九組反饋主題教育開展情況,按照自治區巡回指導第九組的指導要求開展下一步工作。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管理局黨委領導班子與各單位、各部門結合調查研究情況,對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工作和內蒙古考察調研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對照黨章黨規,對照初心使命、對照林區職工新期待,深刻檢視剖析,力爭把問題找實、把根源挖深,確保讓問題件件有整改,事事有落實。
目前,管理局黨委正在依據林區主題教育“開門納諫”“整改進行時”工作方案的具體要求,聚焦林區中心工作,對調研發現的問題、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巡視巡察反饋的問題、檢視剖析出來的突出問題等按照林區主題教育實施方案中列出的12個重點方面進行分類、匯總、梳理、歸納,列出問題清單,下一步將對各項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林區各單位、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帶著推動林區高質量發展的具體任務,圍繞林區改革發展和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
綽爾林業局黨委以“5456”為載體,通過走進課堂、走上講臺、走入考場、走向基層、走近群眾等“五走”,抓實學習教育和調查研究;通過邊學邊改、邊干邊改、邊查邊改、邊建邊改“四改”,突出檢視問題和整改落實;通過與國有林區改革、生態建設、轉型發展、民生改善、黨的建設等“五結合”,實現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通過發展能力、執行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政策對接能力等“六提升”,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執政水平。
滿歸林業局依托“融合式黨建+”,把主題教育融入到紅豆特色小鎮建設、植樹綠化、森林火災撲救等中心工作中,開展了“比實干、比擔當、比奉獻、比技能、比實效”五比活動,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效。
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管理局黨委班子成員與林區廣大黨員充分發揚自我革命的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把“改”字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堅持立查立改,以真刀真槍解決問題的實效來衡量主題教育的效果。
典型宣傳、持續發力,營造濃厚宣傳氛圍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管理局黨委組織多種媒體,利用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微博、新華社現場云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中央、自治區有關主題教育精神和決策部署,深入報道林區主題教育中的創新做法和生動實踐,多篇新聞報道先后在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網、內蒙古電視臺等省級以上媒體發表。
截至7月中旬,林區各媒體發布主題教育相關新聞稿件212篇;在省級以上媒體發布相關新聞稿件16篇,編發簡報20余期,為開展好主題教育營造了濃厚氛圍,提供了堅強的輿論保障。
林區在做好典型宣傳上持續發力,與各級主流媒體溝通對接,做好對于海俊同志典型事跡的宣傳工作,及時向自治區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報送信息,反饋主題教育在林區開展情況,積極擴大對外宣傳覆蓋面。6月19日以來,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新社、內蒙古電視臺、內蒙古廣播電臺、津云新聞等多家媒體相繼來到林區對于海俊同志的事跡進行了采訪報道。
6月19至21日,《風木與悲 別海俊》《魂系大嶺 此生獻林》《送別!大興安嶺根河火場一前線指揮員殉職》等14條新聞報道在各大主流媒體相繼發布,得到40余家主流媒體的大量轉載,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各大媒體平臺上網友留言評論多達1萬余條,單篇新聞最高瀏覽量達到了430余萬人次。
7月以來,專題報道《于海俊:用生命守護綠色》,長篇通訊《我的追求是讓青山常綠一追記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根河林業局副局長于海俊》、新聞報道《興安之子于海俊用32年韶華獻給林區》等在內蒙古電視臺新聞再觀察、內蒙古日報、內蒙古新聞聯播刊發、播出,長篇通訊《興安之子—于海俊》在林海日報、中國綠網、林海日報微信公眾號同時推出,多篇重磅報道在廣大網友和讀者之間引起了熱烈反響,在自治區、林區范圍內掀起了向于海俊同志學習的熱潮。
為了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管理局成立了于海俊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全林區部分單位做現場報告,傳播弘揚優秀共產黨員于海俊同志的感人事跡和可貴精神。
7月16日、7月19日,報告團在管理局、根河林業局先后進行于海俊同志先進事跡現場報告,3位報告團成員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樸實的話語、真摯的情感、鮮活的事例,飽含深情地講述再現于海俊同志可歌可泣、可欽可敬的光輝形象,深深感染著每一位現場聽眾。
通過報告會,林區上下再次掀起學習熱潮,尊重先進、學習先進、崇尚先進在興安大地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