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有火當日滅

朱容頡
2020-07-08
3168
    自進入2020年春季防火期以來,林區氣候干燥,干雷暴頻繁,火險等級一直居高不下。據中國科學院雷電監測網測報,4月30日,林區出現今年第一次雷電,三維閃電監測網共探測到總閃145次,加之大風干旱、植被干枯,嚴重威脅生態資源安全。
  面對異常嚴峻的防火形勢,管理局采取超常措施嚴密防范,專業高效組織火災撲救,果斷處置多起突發雷電火情,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撲滅火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森林資源和經濟損失。據統計,林區春季共發生森林火災5起,平均滅火時間為6.4小時,實現“人為火為零、有火當日滅、滅火無傷亡”。
  未雨綢繆 強化預警監測
  5月1日13時,航空護林局飛機巡護發現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生火情,在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火場,額爾古納保護區管理局、莫爾道嘎、得耳布爾、根河林業局590名撲火隊員和150名森林消防隊員陸續趕赴火場滅火,經奮力撲救,歷時7小時實現合圍。
  5月1日14時35分,溫河生態功能區管理處報告,該區域發生火情,經過近13小時的奮勇作戰,在伊圖里河、畢拉河、烏爾旗漢、阿爾山、綽爾、綽源、庫都爾、圖里河、根河、克一河、甘河、吉文、阿里河等13個林業局1940名撲火隊員和360名森林消防隊員的共同努力下,于2日凌晨3點實現了合圍。
  兩起火情得以早發現,離不開望監測“眼睛”的作用。這2起雷電火都是周邊望塔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且定位精度控制在2分之內,航空護林飛機第一時間準確觀察火場,為撲火決策贏得了先機。
  未雨綢繆,方能臨危不亂,火災快速得到有效控制,火災撲救實現“零傷亡”,與管理局森防指早安排、早部署密不可分。進入春季防火期以來,林區253座望塔819名望員與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交叉互補,實行24小時值守,航空護林飛機增加載人巡護密度和次數,采取內部異地購買服務方式向北部原始林區、額爾古納保護區派駐54名望員,確保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進一步完善預警響應機制,確保各單位、各類人員按照預警信號迅速就位,進入狀態,做到忙而有序、有備無患。
  管理局綜合考量防滅火反應速度、作戰半徑和力量互補,進一步優化兵力布防,將林區劃分為6個聯動戰區,實行人員隊伍、裝備調用、物資保障全部聯動聯用聯指,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立即響應、就近出動。9000余名林業專業、半專業撲火隊和森林消防支隊根據不同火險時段,實行南兵北調、北兵南調、靠前駐防。
  早發現、早處置的背后,是林區253座望塔819名望員迎霜傲雨,佇立在莽莽林海中像守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資源的堅定決心,是9000余名林業專業、半專業撲火隊和森林消防支隊無數個日日夜夜的高強度訓練、扎實全面的專業技能打下的堅實基礎,更是林區上下同心,堅決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長城”的生動實踐。
  快速反應 指揮體系高效運行
  撲火救災,刻不容緩。緊密結合林區實際,管理局科學謀劃、周密部署,積極構建快捷高效的扁平式防滅火指揮體系,劃分6個戰區由班子成員包片負責,在實戰中分指成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靠前指揮,針對不同林型、地形和火場距離,按應急預案集結隊伍、選調裝備、確定戰法,提升決策效率,切實實現了“打早、打小、打了”。
  在額爾古納、溫河發生火情后,管理局森防指迅速反應,統籌調度,各項火災撲救工作緊密展開,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坐鎮森防指,統籌調度,實時指揮;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閆宏光趕赴火場一線組織火災撲救。相應成立兩個火場分前指及協調保障指揮部,及時準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領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準確判斷火場發展態勢,制定撲救方案,全面把握火場局面,及時調整戰略戰術,整套指揮體系各個部件高效運轉,忙而不亂;各參戰單位晝夜兼程、多點向心,分梯次投入滅火行動,保證各個火場和火場各個方向都有重兵撲救、重兵把守,為成功撲滅大火提供了堅實的力量支撐。
  因應雷電火多點爆發態勢,管理局著力提高雷電火的應對撲救能力,重點加強跨局聯動撲救重特大火災的指揮調度、綜合協調、執行能力和火場紀律。在防火戰線上堅決做到人崗相宜,選拔責任心強、身體素質好、綜合能力突出的同志充實防火干部隊伍,援外撲火中,選派富有經驗、年富力強、素有威望的撲火指揮員帶隊,堅決做到“三知四會”;進一步嚴肅火場紀律,林業局一旦出現火情,黨政主要負責人要第一時間就位,一位居中協調,一位趕赴火場指揮,嚴格實行聯防聯責、聯撲聯責;加強管理局與林業局之間指揮體系的銜接,根據管理局指揮調度、通訊、督導、后勤保障體系,建立健全相應配套體系,確保在撲救重特大火災時實現無縫銜接; 突出實戰導向,創新訓練手段,高效運用大型裝備,統籌調集大型裝備,針對高危區域科學制定航空巡護計劃,積極協助各林業局開展空地配合訓練,出現火情第一時間組織火情偵查,按照管理局森防指命令高效執行吊桶作業、索降空運等任務;加強火場車輛交通指揮調度,及時安排道路交通保障力量,確保重兵重器第一時間抵達火場實施撲救。
  成熟科學的指揮調度、通訊、督導、后勤保障體系,令行禁止的戰斗體系,是林區一次次直面火魔,亮劍赤焰戰場的底氣。
  重兵投入 高效快速滅火火場就是戰場、火光就是命令。5月30日下午,吉文林業局、庫都爾林業局望塔分別報告本生態功能區內發現煙點,管理局森防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命令航空護林局派飛機觀察定位火場,調集重兵迅速組織撲救,第一時間調集1900名林業專業、半專業撲火隊員和森林消防隊伍,攜帶大型機械設備、以水滅火設施、通信指揮車趕赴庫都爾林業局火場進行撲救,同時,3架直升機實施吊桶滅火作業,經奮力撲救,于21時實現合圍。吉文林業局吉西林場火場,經186名撲火隊員奮力撲救,于16時10分實現合圍。
  面對2個火場同時作戰的復雜局面,管理局森防指根據氣象條件、山形地貌、火勢發展等條件,科學研判,統籌兵力調動,制定戰略戰術,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他們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一個火場制定一個具體撲救方案,采取重兵投放、連續攻堅、隔離阻火等措施,空中偵察火情,直升機吊桶壓制火頭,形成地空協作、人機配合,機械化、現代化、立體化滅火作戰態勢,2100余名林業專業、半專業撲火隊員和大興安嶺森林消防隊員及幾十名指揮員面對“火魔”,挺身而出,寸步不讓,最大限度阻截了火勢繼續蔓延。
  烈火馳援,英勇無畏。回望春防期間發生的5起雷電森林火災撲救,管理局本著“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無兵可調”的原則,調集重兵積極組織撲救。5起火災,共調集4136名重兵圍殲,一個火場制定一個具體撲救方案,通過重兵投放、連續攻堅、隔離阻火、空中偵察、直升機吊桶壓制等方式,形成了地空協作、人機配合,機械化、現代化、立體化滅火作戰格局,所有火災均在13小時內撲滅,實現了“發現快、決策快、出動快、撲滅快、零傷亡”。(見習記者 李鵬飛)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