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切點蔥花,趕緊把扣肉先蒸上; 蘑菇泡的也差不多了,該下鍋了。客人來電話了,12點準時到……”尚建林和妻子耿艷梅正在廚房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準備迎接長沙來的18位游客。
尚建林原來是金河林業局金林林場工隊的一名采伐工,妻子耿艷梅無業在家,孩子在外地上大學,一家的生活僅靠他微薄的工資支撐,日子過得很是拮據。由于長期從事山場采伐工作,導致尚建林腰間盤突出,讓原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2013年末,林場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讓他承包“中國冷極村”里“幸福人家”驛站,并把他從山場一線調到金林管護隊,方便照顧打理家中生意。“前2年,由于沒有經驗,基本沒賺到什么錢,弄了個保本,看到別人家紅紅火火的,我們倆這心里也著急。”尚建林對筆者說。
為了提高經營水平,夫妻二人向冷極村里經營較早的幾戶人家虛心請教。他們在經營上動腦筋,在菜品特色上下功夫,在接待服務上做文章,靠口碑相傳贏取效益。利用網絡、微信等平臺與光大旅行社、國泰旅行社、青年旅行社常年保持聯系,及時更新發布各種旅游信息……自2016年起,夫妻二人的小店終于實現了盈利,而且一年比一年紅火。
為了讓游客吃上純綠色無污染蔬菜,夫妻二人開了一塊菜園,夏天自己在菜園里種植菠菜、生菜、黃瓜、土豆等應季蔬菜。蓋了雞舍和鵝棚,養殖100多只小笨雞和40多只大鵝,供自己家飯店使用。妻子還專門到呼倫貝爾市學習廚藝,提高烹飪水平,創新菜品“冷極八大碗”,尤其是小笨雞燉蘑菇,更是一絕,得到了游客的一致贊賞。有時候他們還把笨雞和大鵝拿到市場上去賣,“現在市場笨雞每只100元,大鵝能達到150元一只,一年下來,也是不小的一筆收入。”耿艷梅笑呵呵地說道。他們還在院子里安裝了蹺蹺板、秋千,用樹根做了原生態桌椅,重新平整鋪砌了院內地面,掛上了紅紅的燈籠,購置了大鼓、秧歌服、音響設備,供游人體驗東北大秧歌……
“冬天咱這邊最低氣溫達到零下58攝氏度,不少南方客人來這里體驗冷極。今年我準備再把硬件設施添置一些,再多弄些體驗項目,關鍵是衛生和安全要保證,咱要讓游客吃得放心、玩得開心、住得舒心。”耿艷梅樸實的話語盡顯務林人本色。
“本來打算今年換輛車的,結果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生意不如往年,這個計劃就暫且緩一緩。明年一步到位,換個好點的,哈哈……”尚建林樂觀地說道。
正在說話間,長沙的客人如約而至。隨著“中國冷極村”日漸成為國內外游客熱捧的“探險”之地,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村里觀賞林雪美景,挑戰寒冷極限,感知淳樸的東北民俗文化。尚建林夫婦靠著“中國冷極村”這個品牌,他的生活也必將越來越甜。(劉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