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開展職工代表巡視檢查工作,職工代表巡視檢查109次,協調解決問題875項,推動了森工集團黨委、森工集團重大決策和重點工作的落實。
積極扶持職工家庭經濟,累計循環發放家庭經濟無償扶持基金4300余萬元,扶持4428戶次;舉辦家庭經濟技術培訓班96期,培訓職工5890人次;選樹家庭經濟帶頭人424人,成立合作社、協會113個,為綠色產業發展奠定了群眾基礎。
提供工會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接待職工群眾來信來訪2260余次,合理訴求問題答復、解決率97%以上。
善聽職工所言,善謀職工所想,善為職工所需。“十三五”時期,林區各級工會組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忠誠履職盡責,牢牢把握工人運動時代主題,圍繞林區改革發展大局,全心全意當好職工的“娘家人”,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美麗林區、推動高質量綠色發展凝聚起了磅礴力量。
“這次比賽,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育苗技能技術交流的平臺,還進一步豐富了經驗和知識,使我的個人育苗技術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2019年4月29日,“中國夢 勞動美”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苗木育苗工職業技能比賽舉行。來自林區生產一線的57名苗木育苗工參加比賽,大楊樹林業局有限公司的萌萌獲得了個人第一名,她說:“要以此次比賽為契機,帶動身邊的其他職工全身心投入到林區生產勞動中,為林區育好苗、多育苗。”職業技能比賽,既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引領示范,更為進一步加速推廣實施容器育苗造林生產、提高育苗成活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年來,林區勞動和技能競賽蓬勃開展,建立起了層級多、參賽廣的競賽體系,5年承辦13項自治區級技能比賽,多次參加全國林業職工技能競賽并取得好成績,13人通過比賽獲得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39人獲得自治區“技術能手”。在生態保護建設、轉型產業等重點行業戰線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基層職工參賽率保持96%以上。
五年來,群眾性技術創新成果豐碩。5年創建各級職工創新工作室54個,擁有成員300多人,確立創新課題近200項,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400多個,申報發明專利3項,創經濟效益近300萬元。選送15項生態保護建設創新成果參加自治區第一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展。聯合發布155項QC創新成果。
五年來,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召開林區第二十二屆勞模表彰大會,首次評選表彰10名林業工匠,推選2人被全國總工會、自治區總工會授予“綠色生態工匠”、“綠色工匠”稱號,19人被全國總工會、自治區總工會授予勞模模范、“五一勞動獎章”榮譽,14個單位被全國總工會、自治區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工人先鋒號榮譽。組織240多名勞模療休養,首次組織近100名患慢性疾病一線職工溫泉療休養。全面推行勞模進入林區森林公園享受免門票優惠政策。
五年來,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制定《新時期林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履行牽頭職責,建設與林區改革發展相適應的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帶領廣大職工在改革發展中建功立業。林區各級工會組織積極動員和組織廣大職工把自身前途命運同林區改革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林區上下營造了勞動光榮、知識崇高、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
當好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把廣大職工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到黨的周圍,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是工會組織須臾不能松懈的政治任務、基本職責、安身立命之根本。
五年來,廣泛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舉辦“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講會、報告會、演講會,開展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黨的十九大、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中國工會十七大等系列迎慶活動,激發廣大職工建功新時代的主人翁精神和創造活力。
五年來,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利用網站、報紙、微信等平臺開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國工會十七大精神專欄,年均在各級媒體發稿1500余篇。把互聯網作為工會聯系服務職工的重要平臺,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在網上發出工會聲音。
五年來,深入推進工會理論研究闡釋。連續開展工會理論調研活動,評選出優秀理論文章、調研成果324篇,20篇被上級工會授予獎項,編印“理論與創新”專輯,2018年林區工會理論調研成果在自治區工研會年會作典型發言。
五年來,積極培育企業文化。目前,林區建有各類職工文體活動場所300多處、配套設備1300多臺(套),充分發揮職工文聯及專業協會作用,在重大節慶、節點開展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近800場次,累計參與職工達20萬人次。舉辦“興安杯”羽毛球、乒乓球、太極拳劍等賽事10余場次,端午萬人登山活動、森林馬拉松、山地自行車賽等成為林區綠色體育、生態體育的新亮點。
“這個低鈉竹鹽賣的好,咱這得高血壓的人比較多,吃這類鹽好,還有無碘竹鹽也好。”10月14日,在綽爾林業局有限公司困難職工徐江經營的云帆鹽業經銷店里,徐江的舅嫂一邊笑呵呵說,一邊幫徐江愛人擺貨。
徐江因受過腦外傷,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愛人高度近視,已近失明。為了幫助徐江脫貧,綽爾林業局有限公司于8月18日幫他開了鹽業經銷店,并以墊付資金的形式幫他購買了牲畜用鹽30噸,并負責銷售給各林場養殖戶,既擴寬了銷路,又確保了穩定收入,徐江現已從全國幫扶系統中脫檔。
“太感謝林業局了,咱們工會幫著我們聯系銷路,工作人員還經常到店里了解銷售情況,這幾天又幫我們聯系賣牛吃的鹽,相信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徐江小店開業以來,工會的工作人員輪流幫著徐江家熟悉鹽的價格,擺貨、進貨、賣鹽、發放名片,想盡辦法幫他們增加銷售量。
從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真正做廣大職工群眾的“娘家人”,精準推進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徐江一家只是受益者之一。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林區工會精準推進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累計籌集送溫暖、日常救助等幫扶資金4578萬元、幫扶困難職工5.7萬人次;籌集金秋助學資金1155萬元,救助貧困生3831人次;啟動林區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工作,為大病職工支付補助金近100萬元;扶持職工發展家庭經濟,幫助834戶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建成標準化幫扶中心23個,場科級標準化幫扶站188個,累計救助幫扶困難職工5萬余人次。
五年來,職工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觸手可及。發揮各級職工訴求中心作用,指導各單位簽訂集體合同和工資合同。接待職工群眾來信來訪2260余次,合理訴求問題答復、解決率97%以上。
五年來,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得到有力維護,410名專兼職女工干部、5800多名女職工開展建功立業活動,推選全國和自治區級“五一巾幗”先進個人9名、集體2個;評選林區“五一巾幗”先進個人100名、集體66個。舉辦女職工培訓班393次,培訓2.3萬余人次,全面深化女職工“書香三八”讀書品牌活動。實施關愛女職工活動,建成自治區級“愛心媽咪小屋”5個,開展女職工健康知識講座81場次,走訪慰問女職工726人次。
一個個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家庭脫貧致富的幸福生活新起點,更是各級工會組織踏實作為,以職工為中心的真實寫照。
一條條為民務實的新路徑,一個個為民分憂的新舉措,在林區大地上擲地有聲,開花結果。
在充分發揮職代會源頭維護功能方面。規范召開職代會,把為職工辦實事承諾、民主評議領導干部、廠務公開測評、簽訂集體合同和工資、女職工權益保護單項協議等納入職代會范疇。
在保障職工安全健康權益方面,組織職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不斷深化“安康杯”競賽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安全知識培訓、應急救援演練。
在不斷深化廠務公開工作方面。鞏固和強化四級公開網絡,內容涉及企業改革發展、經營管理、黨風廉政建設和職工切身利益等30多個方面,職工滿意度測評均在95%以上。在國有林區改革期間,各級工會利用發布會、電視、報刊、網站、微信平臺等多種媒介,將國家改革政策、林區發展規劃等公開宣講,堅定了職工群眾改革轉型的信心。
展望“十四五”,奮斗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林區廣大工會組織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最廣泛地把廣大職工群眾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團結起來,在林區高質量發展新路的進程中,讓“勞動最光榮”的新畫卷在林區大地徐徐展開。(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