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本是萬家團圓、親人相守的日子,在庫都爾林區卻有一群務林人,舍小家顧森林,堅守在生態保護建設的第一線,在大山中度過了別樣的春節。
勾曉龍是庫都爾林業局有限公司愛林林場管護隊隊長,從事管護工作已經25年了。幾乎每年春節他都在秋拔河管護站里和同事一起堅守崗位。盡管站里只有兩個人,但是堆雪人、凍冰燈、壘雪墻、貼窗花、貼春聯……這些增添節日喜慶氛圍的元素一個都不少。
“過年啦,給你也打扮打扮。我們一起堅守崗位,站好這個崗!”勾曉龍還不忘給雪人披上紅圍巾。“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是堅守崗位守護森林,我們感到很自豪。”
由于管護站緊鄰大山、地處偏僻,管護員身兼巡護望、檢查宣傳等多個職責,因此他們不能經常和家人團聚,需要時刻守護森林。特別是春節期間,入山上墳的人員車輛增多,他們要為過往車輛登記,提醒入山人員保護野生動植物。
在勾曉龍看來,正因為有了日復一日的堅守和重復,才換來了如今的好生態。他坦言:“為了工作,我們不能陪伴家人在家里過年,這么多年也覺得挺虧欠他們的,但是換來的這些成績是值得的,家人們也理解。”
管護員一年四季吃住都在站里,冬天,他們可以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室外凍一些年貨備著。勾曉龍向筆者展示了他們的“天然冰箱”,里面有凍豆腐、饅頭、餅、餃子、肉……也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煙火氣。
盡管屋外天寒地凍,屋內卻暖意融融,勾曉龍時不時向爐子里填幾塊煤:“這邊風大太冷,基本上就是不斷火,從早上燒到晚上,半夜都要起來填煤,這火墻子始終都是這么熱乎。外頭冷,屋里暖和,回來后把手貼在火墻子上暖暖手,很快就暖和起來了。”
為了迎接新年,勾曉龍的同事張維忠做了一道拿手菜,一鍋熱氣騰騰的燉酸菜。他們吃著單位送來的瓜子和糖果,拉拉家常話,管護站里的春節也有了“家的味道”。
走進原林林場,又是另一番熱鬧的景象。黨員包銘文正在會議室里潑墨揮毫,為一線管護站手寫春聯送祝福。
“春回大地綠林海 砥礪初心繡河山”“祖國有山皆綠化 林區無處不春風”……一幅幅充滿“林區味”的手寫春聯,承載了務林人對森林的熱愛與深情。
林場食堂里,機關的黨員和職工一邊說笑一邊包餃子。黨支部書記耿光是這次送溫暖活動的組織策劃者:“管護員的工作非常辛苦,舍小家為大家。我們想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堅守一線的管護員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一切準備就緒,林場黨政領導帶著餃子、燈籠、春聯等慰問品驅車來到北山管護站。這樣的暖心場景,讓管護員董海濤、姚海軍心里一熱。董海濤不禁感慨:“說是不想家,真能不惦記嗎?但在山上也挺好,啥都有,單位也是家,大山也是家,在這兒跟在家過年一樣!”
姚海軍同樣備受感動與鼓勵:“把大家管好了,小家才有幸福。”他們從小在林區長大,為森林和綠色傾注了近50年的情感。
貼完春聯、吃完餃子,董海濤、姚海軍道出了共同的心聲:“新的一年,祝愿林區越來越好!”(陳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