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以水滅火顯神威

郭衛巖
2021-09-16
2832
  ———林區不斷提升森林防滅火能力

  ■本報見習記者 李鵬飛

  “鈴鈴鈴……”9月9日15時,急促的警報聲在根河森工公司應急事務處拉響,一場機械化快速反應、以水滅火應急演練就此展開。
  “收到火情報告,烏力庫瑪林場生態功能區內發現火情,機械化快速反應中隊和以水滅火中隊緊急集合,立刻前往火場進行撲救。”
  “收到,立即執行,保證完成任務。”根河森工公司應急事務處反應迅速。
  “快!快!快!檢查裝備,立刻到緊急集合點集合。”火情就是命令,警報響起后僅10分鐘,50余名隊員迅速抵達集合點,將風力滅火機、水帶、水囊、水泵、沖鋒舟、全道路運兵車等撲火工具、大型設備火速裝車,整裝待發。
  “所有人,向右轉,上車!”15時15分,隨著根河森工公司森林消防大隊大隊長劉寶柱一聲令下,隊員們立即登車。4輛戰旗、3輛防火運兵車、1輛運載著大型設備的拖掛車迅速趕赴火情發生地。
  車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進,加之連日來根河林區連續降雨,讓本就難行的道路更是泥濘不堪、顛簸難行。坐在戰旗車內,不時傳來避震彈簧發出的“吱呀吱呀”的聲響,不一會兒,記者的雙腳就被震麻了。然而,記者在一個個厚重防火頭盔下看到的卻是防滅火隊員們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中閃爍著的堅毅而頑強的目光。
  “所有車輛注意,馬上抵達河岸,有序停車,保證全道路運兵車迅速通過。”突然,對講機里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叫并作出指令。距離起火點500米處有河流擋住去路,需動用全道路運兵車運送人員及滅火裝備。由于火勢較大,且靠近水源,實施以水滅火是最佳撲救方式。
  劉寶柱隨即發出命令:第一批抵達對岸的隊員要第一時間操控無人機進行火場偵察,迅速反饋火場情況,并在距離火場100米外圍預設安全區域,確保人員設備安全。
  “據現場偵查初步判斷,當前火線長度約200米,燃燒火頭2個,林相為低矮樹的叢林地,周邊無重要設施,無人員被困。”隨著無人機升空,一條條火場信息反饋至前線指揮車,并立即報告前方森林滅火指揮部。
  根據火場附近地形和火勢情況,劉寶柱決定由以水滅火中隊擔任“主攻手”,專業隊設2個水槍陣地,供水組利用大功率水泵進行供水,保證火場供水不間斷。劉寶柱根據偵察信息,立即制定作戰方案:一組奔左側,二組奔右側,實行一點突破,兩翼合圍。
  收到滅火指令后,50余名專業隊員分成兩組,分先后順序按照操作要領,動作嫻熟地啟動高壓水泵,連接管網,背、抱、拎著約20公斤重的水管、水囊、水泵等一整套以水滅火設備,迅速跨過崎嶇的溝坎,穿越荊棘密叢,向著模擬著火點沖刺,摔倒、爬起,捋直水管、續接管道、增設水囊二次蓄水……隨后,如注的水流便噴射在模擬著火點周圍。
  “一泵已加入引水,可以隨時供水。”“二泵水囊架設完畢,可以供水。”“三泵水管鋪設完畢。”“槍手已到達指定作戰位置,準備使用直流水槍頭壓制火頭。”“三泵準備完畢,水囊已蓄滿,可以進行作業。”……一條條作戰指令迅速有序傳達至各個環節,火情發展態勢也實時報告現場指揮員。經過半小時的奮戰,明火很快全部被撲滅。隨后,清理火場、整理裝備,按計劃撤離。
  近年來,林區各單位通過高危火險區綜合治理項目建設配備了以水滅火機具、設備。作為林區最早配備了以水滅火機具、設備的森工公司之一,根河森工公司應急事務處于2016年組建了以水滅火隊伍,通過邊學習邊戰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錘煉出了一支敢戰斗、能戰斗、善戰斗的隊伍。
  2021年,森工集團重點加強機械化快速反應和以水滅火隊伍建設,購置裝甲運兵車、蟒式運兵車、裝甲水車、開帶機、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及水泵、無人機、快艇等設施設備,制定組建機械化快速反應中隊、以水滅火中隊配備標準,在全林區推行以水滅火的森林防滅火手段。按照管理規范、機具裝備好使管用、人員訓練有素的原則,在各森工公司組建了30人的機械化快速反應中隊和以水滅火中隊,打造一專多能防滅火隊伍,有效提升林區森林防滅火綜合能力。
  野外演練是進一步增強、檢驗隊伍在撲救森林火災作戰中的默契與實戰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戰評與總結是每次演練后必不可少的環節。
       劉寶柱告訴記者,火場復雜多變,中隊要選擇有利時機、有利地形、有力手段科學實施火災撲救,及時分析判斷險情,及時規避危險、緊急脫險和有效救險,要做到1分鐘之內能發動,5分鐘內能排除水泵一般故障,快速操作水帶之間、水帶與水泵之間連接方法,及時處置水帶鋪設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根據火災類型及地形特點,正確選擇使用不同噴水方式的槍頭,做到快速反應,精準滅火。
  不斷強化野外及實戰化訓練,鍛造出一支森林防滅火鋼鐵勁旅。2016年至今,根河森工公司以水滅火中隊圓滿完成9次撲救森林火災任務。令以水滅火中隊中隊長陳玉偉記憶猶新的是,2017年5月,下央格氣林場生態功能區內發現火情,劉寶柱與陳玉偉一同帶領10名隊員第一時間奔赴火場,經過12個多小時的奮戰,終于將明火撲滅,實現合圍。
  “到了凌晨,下霜了,植被一夜之間就全白了,大家用水滅火頭時,身上澆的都是水,天氣一冷,衣服都被凍得硬邦邦的,膝蓋都抻不直。”看著衣服已經結冰的隊員們,陳玉偉的心里滿是心疼。但大家都沒有放下手中的滅火機具繼續奮戰,因為,如果不在早上8點之前合圍,起風后會產生樹冠火,火頭跳躍出包圍圈,后果不堪設想。實現合圍后,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一夜的寒冷和疲憊一掃而空,成就感油然而生,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了。陳玉偉回憶道。
  以水滅火是森林防滅火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經濟實用、滅火效率高、干凈徹底、適用范圍廣、安全系數高的優勢。但是在以往的實踐中,受技術、設備、資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大地影響了以水滅火的普及和使用,進而也影響了觀念和撲火戰法的進步更新。
  以水滅火的關鍵是解決水的問題,也就是解決如何完成在復雜的環境下水的輸送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新設備的產生,該問題得到了解決。
  寧可千日無火,不可一日不防。多年來,森工集團立足林區森林防滅火實際,在“防”字下功夫,在“滅”字上不斷探索新舉措。通過擴大航空索降特勤突擊隊、以水滅火中隊、機械化快速反應中隊規模,由“單兵種”向“多兵種”、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由“平面型”向“立體型”發展,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切實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開創森林防滅火工作新格局。
  “水是火的克星,以水滅火能夠最大限度達到無煙、無火、無氣,見效快啊!”談及以水滅火作戰模式,打了大半輩子火的陳玉偉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一次次鏖戰火魔,亮劍赤焰戰場的背后,源于他們牢固樹立了“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長城構筑得更加牢固”的堅定信念,源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高強度訓練鍛造了如鋼鐵一般的意志。“有火情,我們上,綠色林海,我們來守!”陳玉偉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