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評論員
民族團結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猶如甘露,滋潤著林區兒女的心房。
今天,我們迎來了林區第九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總結2018年以來林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成就,表彰在林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切實推動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在林區落地落實,不斷開創林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于林區工作的全過程。林區開發建設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林區各族職工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10.67萬平方公里的茫茫林海中,秉承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守望相助、攜手共建,為支援國家建設累計提供2億多立方米優質木材,上繳稅費200多億元,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量年均達到6160億元,林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林區少數民族面貌、民族地區環境、民族關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族工作取得了輝煌成績。林區開發建設70年來,23個民族的三代務林人休戚與共、風雨同舟,鐫刻了不朽的綠色豐碑,形成了各族職工群眾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局面。民族事業持續發展,各民族和睦相處,為林區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邊疆安寧創造了良好環境,提供了重要保證。
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林區大地常開長盛。當前,林區正處在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團結一心、砥礪奮進,為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貢獻林區力量。做好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要堅持思想鑄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各族干部職工群眾。要堅持文化引領,推動民族文化傳承保護與森林文化、森工文化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深入挖掘具有林區特色民族團結模范典型,圍繞于海俊、崔曾女、李庶坤、顏士文等典型人物,引導各族黨員干部職工以民族大義為念、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為重,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強大精神紐帶。要堅持品牌提升,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結合實際、創新載體,用鮮活生動、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林區的民族團結故事。要堅持聚力發展,扎實推進林區“十四五”發展規劃,堅決肩負起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的重任,銘記“國之大者”,樹牢生態觀、發展觀、政績觀,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守護好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凈。要堅持依法治理,以良法善治保障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大力開展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內蒙古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引導各族職工群眾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形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社會風尚。
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任重道遠,必須深化認識、統一思想;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成果豐碩,必須加倍努力、倍加珍惜;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機遇難得,必須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帶領林區各族干部職工守望相助,攜手共進,扎好民族團結同心結,畫好民族繁榮同心圓,走好民族復興同心路,齊心繪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美好畫卷,共同譜寫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美麗林區,實現林業興、林區美、林工富的嶄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