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張淳源 通訊員 蓋旭超 劉宏偉 李志鳳 初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說,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持之以恒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加強濕地保護,在祖國北疆構筑起萬里綠色長城,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將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為野生動物提供‘沃土’,使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綽源森工公司自然保護地管理部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員陳啟明堅定地說。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綠野廣闊、林海蒼茫、河流潤澤、資源豐富,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近年來,森工集團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林區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的理念,堅守主責主業,推動林區生態保護建設質量持續提升。林區各單位多措并舉,生態保護的力度持續加大,成效越加顯著。
多日來,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徐浩通過電視、手機客戶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的重要講話,他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說:“近年來,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五大任務,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落實好森林、濕地及野生動物保護、科研監測、生態宣教等工作,強化退耕還林、退牧還濕和受損生態系統修復,有效維護了自然環境安全和穩定。”
徐浩表示,下一步,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全體干部職工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扛起生態保護政治責任,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受損生態系統修復、生物多樣性監測,加快構建高科技保護監測體系,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區“一區一法”立法,用行動踐行使命與擔當,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貢獻力量。
“我通過《林海日報》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總書記重要講話立意深遠,目標明確,為我們今后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內蒙古牛耳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黨支部書記徐寧激動地說。
徐寧介紹,內蒙古牛耳河國家濕地公園2018年12月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7525.14公頃,濕地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區域內擁有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和水域生態系統,共同維護著規劃區生態安全。下步工作中,他將牢記總書記囑托,在推進濕地公園生態系統整體保護和修復上持續發力,擴大自然濕地面積,增加棲息地適宜性,改善生態質量,提高濕地生物多樣性,堅定不移地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
在大楊樹林業有限公司奎中林場會議室內,林場干部職工通過網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到內蒙古巴彥淖爾考察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奎中林場副主任王凡濤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考察時強調,人類要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這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保護的高度重視,我們一定會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轉變為推動今后工作的強大動力,扎實做好生態保護工作,在‘防’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森林火災預防、撲救、保障能力,認真落實林長制工作責任,由‘林長制’實現‘林長治’,看好山、護好林、站好崗。”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林區干部職工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的囑托,立足本職崗位,以實際行動守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為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美麗林區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