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今年以來,庫都爾林業局黨委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凝聚“紅色”正能量,筑起“精神高地”的文明基石,為加快建設幸福庫都爾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
“志愿紅”繪就溫暖底色
“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愿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今年3月份,在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的現場,志愿者們齊舉右手宣誓,立下了鏗鏘有力的誓言,一股股“志愿紅”的力量在這里匯聚,一場與雷鋒同行的紅色之旅就此拉開帷幕。
“感恩自然·情系林區”、“保護公共設施·我先行”、“情系前輩·愛暖夕陽”、“爭做排頭兵,崗位學雷鋒”……每一項志愿服務活動猶如一輪和煦的暖陽,溫暖著職工群眾的心。由黨員和團員青年組成的17支志愿服務隊活躍在庫都爾的大街小巷,他們走進自然,走進一線職工身邊,走進務林人的家中,走進網絡。
與往年不同的是,這個局黨委利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打造志愿者的網上家園,建立線上線下聯動機制,在系統發布志愿服務活動,線上認領,線下服務,同時,號召網絡志愿者爭做微時代雷鋒,參與陽光跟帖、微博大討論、“青年心聲·我對自治區有話說”微信互動等活動,用指尖傳遞網絡正能量。
“榜樣紅”奏響最美贊歌
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
一個榜樣就有一種力量。
為了挖掘、展示庫都爾的“最美”榜樣精神,這個局黨委開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身邊好人”推薦、評選活動,涌現出了一批批道德榜樣和精神楷模。他們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最美”精神的生動詮釋。
為了把榜樣旗幟樹起來,這個局黨委利用微信、網站平臺開展“林海榜樣微傳播”活動,使網絡成為傳遞榜樣力量的有力載體,讓“最美”精神家喻戶曉。照顧癱瘓母親和癡呆姐姐十余載,46歲還未成家的“孝老愛親”典范懷善安;退休不褪色,走到哪兒好事就做到哪兒的“熱心公益”典范李庫先;與高位截癱丈夫患難與共、相濡以沫的“夫妻關愛”典范訾淑新;身殘志堅勇闖脫貧致富路的“自強不息”典范王志軍……精神最美,榜樣最紅。在他們的感召和帶動下,弘揚真善美,倡導新風尚,正成為這里的主旋律,奏響了一首“最美”交響曲。
“黨建紅”譜寫文明新篇
“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精彩的演出,希望以后能夠多舉辦這樣的活動,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能感受紅色教育的熏陶,接受心靈上的洗禮。”帶著小孫子觀看完文藝匯演的居民范大娘高興地說。
就在“七一”前夕,庫都爾林業局黨委和鎮黨委聯合舉辦了慶祝建黨96周年文藝匯演,20個“接地氣”、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讓百姓大飽眼福,集中展現了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的精神面貌。這是庫都爾林業局黨委堅持文化引領,推進紅色黨建的一個縮影。通過開展一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激活“紅色基因”,讓職工群眾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同時,他們還開展了誦讀紅色經典活動,受到了干部職工的熱捧。“紅色基因”借著誦讀活動的涓涓細流,注入了干部職工的心田。誦讀會上,黨員、積極分子紛紛登臺,《可愛的中國》、《黨旗頌》、《沁園春·雪》等紅色經典鏗鏘音韻在會場回蕩。青年黨員李鷹誦讀《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后感慨到:“品味、誦讀紅色經典,能夠讓我們從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激發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在這個偉大的時代烙刻下自己無悔青春的印跡!”(陳曉琳 李孟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