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綠色是內蒙古的底線和價值,生態是內蒙古的責任和潛力。”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這是符合我區區情、遵循發展規律、順應人民期盼的重大戰略決策,彰顯了自治區黨委全面推進綠色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前,我區生態環境仍然很脆弱,節能減排壓力增大,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態環境保護正處在“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歷史關頭。只有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綠色福利、生態福祉。
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就要嚴守生態紅線,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和人工恢復相結合,大力推進生態修復,不斷鞏固擴大生態保護建設成果。只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著力解決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才能為各族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實踐證明,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全面推進綠色發展,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促進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融合互動,為經濟轉型升級添加強勁的“綠色動力”。加大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力度,加快轉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大力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方能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
保護生態環境,制度是保障。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就要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盡快把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來,推動保護建設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如此才能遏制種種基于利益沖動對環境生態的破壞,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證。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一場關乎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調整的經濟變革,也是一次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綠色革命”。保護生態環境,文化是支撐。大力培育發展生態文化,形成崇尚生態文明、共促綠色發展的社會風尚,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全區上下積極行動起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我們就一定能讓內蒙古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