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老照片里的回憶

王琦
2024-08-26
6791

李春紅

  家中保存著幾本厚厚的相冊,收藏了20世紀30年代到現在的所有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家族中四代人的成長和青春,每當我翻看那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時,記憶的碎片就將它們拼接在一起,就像看一部懷舊的老電影,鏡頭一點點拉近、又推遠……

  我還在襁褓中的時候,爺爺就去世了,我是在一張黑白老照片中認識爺爺的,那是一張全家福,當時50多歲的爺爺留著山羊胡,發(fā)須皆白。聽奶奶講爺爺年少時家境殷實,又勤奮好學,曾就讀于哈爾濱鐵道警察學院,畢業(yè)后在興安嶺車站做乘警,后來由于家庭的原因爺爺放棄工作回到老家,此次決定改寫了爺爺一生的命運,成為他人生最大的憾事。

   爺爺在老家做過會計、書記,他經常為不識字的人代寫家書,是那個年代少有的文化人。他還潛心學習中藥醫(yī)理,跟隨中藥世家傳人熬制膏藥,他制作的膏藥對治療風濕、各種癤子和腫瘤有較好的療效,曾一度遠近聞名。

   奶奶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沒出嫁前,還有隨身的丫鬟。照片中她和爺爺并肩而坐,她一頭烏發(fā)和爺爺花白的須發(fā)形成鮮明對比。奶奶沒上過學,但爺爺教她學過簡單的漢字。1984年奶奶來到林區(qū),和我們共同生活了十幾年,直到1996年去世,享年83歲。

  我還沒出生時姥爺就去世了,我是在一張姥爺和他同事的合影中見到他的。姥爺從小家境貧寒,但他吃苦耐勞又愛鉆研,成年后在一家企業(yè)做技術工人。從小吃不飽穿不暖的他,理解貧苦人生活的艱辛和不易,雖然自己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但他依然拿出錢物接濟窮人。他幫鄉(xiāng)民修理農機器械時,從不收取修理費用,他也因此深受大家的尊敬與愛戴,都稱他“李師傅”。姥爺58歲那年因病去世,當時正是農忙時節(jié),然而十里八村的鄉(xiāng)民都來為他送行。

  爺爺和姥爺同為“李”姓,兩位老人從關里來到內蒙古,先后在博克圖、興安嶺、扎蘭屯居住過,但在這之前他們并不相識,是搬到成吉思汗鎮(zhèn)以后才認識的。爺爺博聞廣識又文采出眾,姥爺宅心仁厚,有一手好技術,兩位老人傾慕對方的人品和才華,成為一見如故的好友,并結為兒女親家。在父親和母親訂婚時拍的一張合影上,有手寫的“青年伴侶”“1964.5.4留影”的字樣,那時父親25歲,母親20歲,照片中父親濃眉大眼,英俊瀟灑;母親容貌端莊,婉約清秀,這張照片也是父母年輕時留下的唯一一張合影,是他們一起有過美好青春的最好見證。

  八九十年代,沒有手機和電話,遠在老家的幾個姨媽每次來信都會在信封里夾上幾張家人當年的照片,寄給遠離家鄉(xiāng)的母親,照片中有舅舅、姨媽們的結婚照,也有母親侄兒的滿月照;有80年代的黑白照,也有90年代的彩照。

  四姨和老姨是八九十年代的時尚達人,相冊里她倆的照片比較多,照片上她們衣著時尚,容貌俏麗。老姨能歌善舞,80年代時曾參加過扎蘭屯市舉辦的青年歌手大賽,她還做過拉丁舞老師,相冊中保存著她教孩子們練舞的照片,那時候身量苗條,氣質出眾,如今已經60多歲的她,依然保持著苗條的身材。

   四姨心慈面善,她不僅孝順父母公婆,在生活條件并不富足的那個年代,還常常出錢出物接濟生活條件不如她的親戚?!抖Y記》中說:“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因此照片中的四姨也比同齡人顯得年輕秀美。

    在這幾本相冊中,我的照片最多,有我童年和少年時期的黑白照;還有我學生時代和同學的合影和我的結婚照;以及我參加工作后參加演講賽、知識競賽、文藝匯演的照片,還有我出席各類表彰會的留影。這些照片記錄了我青春歲月里精彩的瞬間、我的高光時刻,還有那些逝去的美好時光。相冊中還有一大部分女兒的照片,記錄了她從出生到結婚的美好瞬間,記錄了長輩們對她的無限期望和祝福。

   翻看這些整理成冊的一幀幀照片,細數一段段經年往事,仿佛打開歲月的時光機。那些熟悉的面孔,依然讓我感到親切和溫暖;那些逝去的青春、定格的美好瞬間,是幾輩人曾經有過美好青春的最好見證,更折射出一個時代和歷史的變遷。而那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已經成為我一生中最溫暖的回憶。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