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劉曉輝
在歲月長河的幽深角落,總有一些平凡事物悄然鐫刻下生活的印記。對我來說,東北的飯包便是這樣一種特別的存在,它承載著一段段溫暖人心的故事,是我記憶中永不褪色的溫馨篇章。
初至綽爾,我懷揣著對新生活的無限憧憬,卻不料一頭扎進了生活的重重陰霾之中。母親的驟然離世,如晴天霹靂,瞬間將我的世界籠罩在一片無邊的黑暗之中。而我所購置的那間破舊不堪的平房,更是讓我們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屋內的景象令人唏噓,斑駁脫落的墻皮,仿若時間無情的印證;屋頂的破洞,每逢雨天便奏響 “滴答” 的悲歌,盆盆罐罐在屋內雜亂擺放,試圖接住那不斷滴落的雨水。
當時的我,年輕而未經世事,從未應對過如此繁重而粗糲的生活瑣事,拮據的經濟狀況又讓我無力尋求他人的幫助。因此,在那漫長的日子里,每當晨光初現,我便開始了一天辛勤勞作,搬運雜物、和泥砌墻、修理門窗,直至夜幕降臨,星辰點綴夜空才告一段落。白天我還需上班,過度的勞累讓我的身體不堪重負,手臂酸痛,腰背僵硬,連按時吃飯都成了奢望。在餓極之時,只能就著冷水啃幾口干硬的饅頭,胃里不時傳來陣陣抽痛。
正當我被疲憊與絕望緊緊包圍之際,鄰居李姐如同一束光芒,照亮了我陰霾的世界。李姐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性格爽朗,心胸寬闊如東北那片廣袤無垠的黑土地,初次見面,她那熱絡的勁頭便消融了我心中的些許寒意。
那是一個暮色沉沉的傍晚,我在屋內忙得暈頭轉向,正準備就著咸菜吞下干饅頭時,李姐那響亮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輝,來家吃口熱乎飯!” 我愣在原地,驚喜與感激交織,內心充滿局促,卻又無法拒絕李姐的熱情邀請。
當我踏入李姐的家門,一股夾雜著飯菜香氣的暖流撲面而來,瞬間喚醒了我疲憊的味蕾。餐桌上,一個個飽滿翠綠的飯包整齊擺放。李姐面帶微笑地向我介紹:“這是咱們東北特色的飯包,先將鮮嫩的白菜葉鋪好,然后放上蔥段、香菜段,再挖上一大勺自家熬制的大醬,最后鋪上熱氣騰騰的米飯,包起來咬上一口,那味道真是絕了!” 說著,她便迅速拿起一個飯包塞到我手中,說:“快嘗嘗,一會該涼了!”
我雙手捧著飯包,輕輕咬下一口,剎那間,米飯的柔軟、蔬菜的清甜、大醬的醇厚以及大蔥那特有的辛辣,在舌尖上完美交融,奏響了一曲美妙的味覺交響樂。這股暖流順著喉嚨滑入胃中,直抵心底最柔軟的角落。那一刻,我深切體會到,最簡單樸素的食物,也能帶來如此觸動靈魂的滿足感。這看似簡單的飯包,包裹著李姐毫無保留的善意,讓漂泊異鄉、滿心迷茫的我初次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我的眼眶不禁濕潤,緊緊咬住嘴唇,不讓淚水滑落。
從那以后,李姐時常邀請我去她家吃飯,她總是能變著花樣做出各種地道的美食,鍋包肉的酸甜酥脆、地三鮮的濃郁醇厚、黏豆包的軟糯香甜…… 在李姐的熱心幫助下,我逐漸適應了綽爾的生活,并學會了制作一手地道的東北美食,其中最拿手的,便是李姐教我的飯包。
每一次制作飯包,我都會精心挑選食材,仿佛在挑選生活的美好片段。新鮮的大白菜葉、翠綠的蔥段、鮮嫩的香菜、香醇的大醬,這些簡單的食材在我的手中逐漸匯聚成一份飽含深情的佳肴。當我將飯包遞到家人手中,看著他們滿足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當年李姐遞給我飯包時的溫馨場景。
如今我住上了樓房,孩子也已長大成人,然而,母親的離世依舊是我心中難以愈合的傷痛。在那段黑暗的歲月里,李姐的飯包成了最溫暖的慰藉。每一次品嘗飯包,我都深刻體會到,生活或許會有陰霾,但溫暖與善意從未缺席,它們如同夜空中的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值得我們銘記一生,并將這份溫暖與善意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