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人生苦短 文章流長

spring
2011-09-02
5305

——追憶崔鵬老師 

得知崔鵬老師去世的消息,感到林區少了一位難得的文藝理論家、“紅學”專家和文化學者,這是林區文壇不可挽回的損失。人到中年,去殯儀館、墓地送這樣那樣的逝者的次數多了,自然把生死看得淡然。漫漫宇宙,時空長河,生命不過就是一個偶然的由生到死的瞬間過程而已。然而,從去年初冬詩人畢濤青年早逝,今年詩人尹涵、小說家高明月老先生的相繼離世,到崔鵬老師的去世,一批文壇老友的離去,讓我深陷悲慟之中。

人生苦短,文章可長。苦在此并非形容詞,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樣,并不是說過去的時間苦日子多,而是苦于過去的時間太多了,感嘆有沒有好好的珍惜時光,和朋友們多做交流,多做些自己喜歡作的事;而文章可長之長,是“勤能補拙,以長補短,”的寓意,文化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可以豐富生命的內涵、質量、厚度和豐度,甚至于可以超越自己的生命。肉身不再,文章尚存。可以說像崔鵬、尹涵、高明月老先生等,就是這樣的林海文化人。

崔鵬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出生,他的童年、青年時如何勤奮學習的故事我聽說不多,只知道參加工作后,先后在牙克石林業師范、林業廣播電視大學、林管局教育處任教任職。一生只作一件事——從事教育,誨人不倦;一輩子只有一個嗜好——勤于讀書,妙手華章。他曾任內蒙古作家協會理事、內蒙古教育學會理事、內蒙古青聯委員、呼倫貝爾盟作家協會副主席、大興安嶺林區文聯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牙克石市第三屆政協委員、林業廣播電視大學教授等。

崔鵬老師涉獵頗廣,古文知識廣博,工作之余勤奮筆耕,古典文學、現代文學、美學與文藝理論功底深厚,尤其是對《紅樓夢》頗有研究,授課作文常常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經典語句,如數家珍。文學門類涉獵廣泛,詩歌、歌詞、散文、小說、劇本、文藝評論都很在行。

早在1958年,由崔鵬編劇的第一部反映林業工人生活的電影《興安嶺上的汽車兵》,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在西尼氣拍攝完成。此片在1960年發行放映,二十幾歲的崔鵬即頗有些名氣。

    1989年,崔鵬執筆創作的反映林區電視風光片,由中央電視臺在金河、滿歸進行拍攝,名嘴趙忠祥、陳鐸配音解說,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鄧再軍執導,在中央電視臺《旋轉舞臺》欄目以《有這樣一個地方》為題播出,將內蒙古大興安嶺秀美山河展現給全國億萬觀眾,得到了當時國家林業部領導的肯定和表揚,并多次重播,還流傳到海外。

    崔鵬在教學與文學創作、影視創作的同時,與音樂也結下了半生之緣。在1989年崔鵬先生又投入到歌詞創作之中,一氣寫出歌詠林區風土人情的歌詞近50首。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編輯、著名歌唱家胡松華、閻維文、郁鈞劍等人演唱的歌曲,后由中國音像出版社做成盒帶向全國發行。一年后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又出版了“森林之歌”專輯。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為此書題詞寫下了“森林之歌飛揚、祖國大地蒼翠”。

崔鵬老師在文壇活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他早年出版過詩集《鄂倫春散歌》;退休前后,集中整理多年積累下的文字材料,1990年出版《靜觀堂文論集》;2002年出版散文小說合集《夕陽山外山》、《崔鵬教育文集》和文藝理論《懷夢樓文集》等百萬余字的專著。雖是一家之言,卻也很有些理論見地。十多年前崔鵬老師簽名贈我的《懷夢樓文集》至今尚在,而故人已乘黃鶴西去。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文化人走了,是應該給曾經行走過的文藝百花壇留下點什么帶不走的東西,在那里依然默默的葳蕤芬芳。

崔鵬老師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較早加入內蒙古作家協會,是較早提出并倡導森林文學創作的作家之一,是林業文學的拓荒者、奠基人,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代作家,是林區早期成績顯著的作家、文學評論家、“紅學”專家和文化學者。

記得二三十年前,我聽過崔鵬老師講授的文藝理論課,那時他已是天命之年,仍能大段大段地誦詠古文。

崔鵬老師雖然一生沒有做什么官位,也沒有聚集多少財產,但他做了許多有文化的事,學有專長,業有所成,他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的生命是有印記的——文章是他一生的重要樂章,文友們的追思構成他生命長歌末尾的重要音符。

想崔鵬老師青春年少之年,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天空海闊之后,夕陽斜照,藍火余溫。時間真的成了最后的老人,死亡成了一道逾越人生的坎。如果說老師之前還未免有些許對未來憧憬的話,那么之后遙遙相望撒手余輝夕陽之時——知命如運,所感所悟,定當字字珠璣,美妙成章;只可惜在這個世界上誰也沒機會、誰也看不見這樣的徹悟文章。
遙想青山依舊在,眼見幾度夕陽紅。兔年七月,得知崔鵬老師過世,牙克石市文聯、市作協為崔鵬老師召開追思會。來自呼倫貝爾市的姜兆文、和牙克石地林的候建華、姜福山、王秀竹、圖影、商曉東、孫勇、苑曉穎、呂東清等老中青文友們聚集一堂,追思崔老先生一生創作成就,家鄉的電視、報紙、廣播都做了報道,其意義不僅僅是給文化和文化人以更多的尊嚴和尊重,更是為了家鄉林區林城文學藝術事業的繁榮,為了森林之都文化林城的構建……
 其實,人活著的時間很短、很短;死后的時間很長、很長。凡塵間雖然蕪雜,可是都不愿意輕易離去;天堂雖然美好,可是絕大多數人都不著急趕去; 去永恒的天堂十分的簡單,短暫地留在凡塵卻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我們緬懷逝者,激勵后生,珍愛生命,珍惜時光,因為文化,可以讓生命增添一道亮麗的光彩。
崔鵬老師,一路走好;想起你的時候,再讀讀你的文章;讀你的文章,把你依依想起……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