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進入初冬,取暖問題又擺在面前,不由想起兒時的情景。
北方人過去把吃得飽,住得暖作為幸福生活的標準,也就是把供暖看得和吃飯一樣重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寒冬季節取暖的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逐步從原始走向現代,從落后走向先進。
由于生長在林區,母親是林業職工,在林業栲膠廠上班,耳聞目睹了冬天取暖時的情景,每年一到十·一前后,母親就張羅著拿單位分的票開始給家里整車拉柈子、樹皮灰,鄰里眼光都是非常羨慕的,靠著林子、守著木頭、燒著方便,用的充裕,這是林業職工的福利。那時家里把木頭鋸成段,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用柈子碼成圍墻。父母在下班之余,總是忙里忙外,往屋里拿柈子、煤,往外面倒灰,有干不完的活,特別是用樹皮灰燒爐子是父母的絕活,將樹皮灰添到爐子里頭,中間插著一個圓木頭,填滿壓實后,將木頭拿出來,把樺樹皮點燃放在洞里,樹皮灰就慢慢燃燒起來,一會兒家里的火墻和炕都熱了。每到秋季家家戶戶,都要扒坑抹墻,清理煙道,保證冬季取暖爐子好燒,屋里熱乎。秋季是最忙的時節,“三春沒有一秋忙”,準備越冬啊!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城市發展,取暖設施也發生著變化,單位開始修建鍋爐房,室內安裝了暖氣。有的居民也都紛紛在室內安裝上了小鍋爐和暖氣,但是間歇性供熱而且噪音很大,室內沒有達到恒溫。從1985年開始,牙克石熱電廠率先在北部高寒地區實施集中供熱,為牙克石市區建設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城市集中供熱后,鍋爐房少了,污染小了,煤和灰渣占用場少了,綠地多了,噪音沒了,環境更好了,供熱質量提高了。我們家在1990年搬進了單位蓋的樓房,室內明亮清新,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享受著集中供熱帶來的溫暖。父母再也不用在秋季為越冬準備忙碌了,閑余時間多了起來,到老年活動室打打兵乓球、撲克、練練太極拳,溜達著去買菜,做一桌孩子們愛吃的飯菜等著我們回家吃飯,在溫暖的房間里看著電視劇,享受著晚年安逸的生活。(閆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