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進入臘月,從喝過雜米雜豆熬成的臘八粥開始,便看到了年的影子。年味在紅彤彤的燈籠下發酵彌漫,直至過二月二。俗話說,春節到,姑娘要花兒要炮,老頭子要個小棉帽。年味年氣滿市場——購置新衣、裝點房舍、籌辦年貨。大街上人山人海,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四處都有大紅的中國結,一串串的掛在各大商店的角角落落,洋溢著中國年的喜氣喜慶;掛起一個個精致的紅燈籠,象征著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窗花,年畫、春聯、“福”字,燈籠,鞭炮,糖果,花生,小吃……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年”的氣息。好一派熱鬧景象。再走近大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整整齊齊的在貨架上排列著:飽滿的瓜子,紅紅的蘋果,西瓜橘子,獼胡桃……年味濃濃,幸福滿滿寫在人們的臉上,快樂落實在行動上。
年味不能缺少鞭炮聲。過年放鞭炮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從地上飛向天空的花炮,以一種色彩絢麗的姿態在天空中綻放,在夜空中綻開的巨大、閃爍、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鑲滿了水鉆,讓星光失色。皚皚白雪覆蓋的城鎮,家家戶戶門口掛的紅燈籠,門框貼著紅春聯,有煙花做背景,有爆竹聲做主題曲,這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年!
年味不能缺少酒的醇香。團圓飯講究無酒不成席。過年這么重大的日子里,喝酒當然是必不可少。家家戶戶在過年的前夕早早準備了上好的陳年老酒。在除夕夜,舉家團聚的幸福時刻,打開珍藏的好酒,敬長輩,祝幸福健康延年長壽;敬兄弟姐妹,家庭幸福,萬事如意,買賣興隆,事業騰達;祝小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年了,不管會不會喝酒,都沾沾酒氣,使血濃于水的親情在推杯換盞中,將真善美德傳承。
年味不能缺少餃子。北方人平常接友待客都講究“送行的餃子接風的面”。餃子外形像元寶,親人團圓不能少,過年更要吃水餃。餃子那肥中帶瘦的餡,加上些料酒,那味兒可把人饞的直流口水。再在餡中加入蔥、姜、蒜,那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蒸煮完后,香味那真是撲鼻而來。蘸點醋,咬開餃子,一股肉香、菜香混著醋香一起流入口腔中,爽的美!
過年講究團圓,不管有錢沒錢。身在異地,都盼望著回家過年。不管一年里你有多少失落與遺憾,但在大年三十晚上,與家人一起,坐在擺滿年夜飯的桌旁,吃頓團圓飯,心中美好的愿望都會熱乎乎地填滿你的胸懷。年似一盞紅燈籠,每年除夕時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