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以猴為鏡

高娃
2017-04-19
11911

       看央視科教片《動物世界》,一群獼猴在密林間攀援、跳躍、追逐、嬉戲,機靈而又調(diào)皮,有幾只還跑到山下農(nóng)家小院,抓起鏡子,左顧右盼,對鏡中的自己充滿好奇。鏡面反射出太陽的折光,透過電視屏幕,晃了我的眼。我一個激靈,抬眼看了看墻上的日歷,忽然發(fā)現(xiàn)猴年已悄然來臨。

       猴文化源遠流長。郭沐若先生曾考證推斷,在原始社會,猴曾被當(dāng)作殷人的圖騰。早在3千多年前,善于形象思維的先民,就把活潑可愛的猴子刻成了象形文字。在古代甲骨文中,“猴”為“侯”,表示人在山崖間行獵。后來為了說明它是獸類,就加上了反犬旁,寫成現(xiàn)在的“猴”。到了唐代,隨著印度佛教文化的滲入,“神猴”哈奴曼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明代吳承恩的著名小說《西游記》塑造了除妖斬魔的正義神猴形象,將猴文化推向極致。在舞臺上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猴子的形象更是多如牛毛,比比皆是。取材于《西游記》的“猴戲”,在中國地方戲曲中形成一個門類。宋、明以后民間流行一種木版水印畫,清以后稱年畫,多以戲曲故事為題材,批量印刷,流行于大江南北,其中以“猴戲”為主題的畫占了很大比例。

       猴是靈長類哺乳動物,它機敏、活潑、聰明、勇敢、勤勞,深受人們的喜愛。傳統(tǒng)民俗將它作為吉祥物,甚至奉猴為神。在繪畫中,猴騎馬背,寓意馬上封侯;桂花樹上大猴馱著小猴,旁邊有只小蜜蜂,寓意“花開富貴,輩輩封侯”。剪紙圖案中,蹲在桃樹上的猴子,兩只手臂彎在耳朵兩側(cè)作蝠狀,寓意“福壽雙全”。民俗中,西北等地農(nóng)家炕頭上供有護娃猴,黃河流域古渡口碼頭雕有護航猴,黃土高原一帶拴馬柱上刻有“避瘟猴”。此外還有賀壽之神“抱桃猴”,祈求功名的“馬上猴”。在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貴州荔波、獨山一帶布依族農(nóng)歷二月初二為隆重的“猴節(jié)”。這些都體現(xiàn)了人們對猴的敬重和對猴文化的推崇。

       猴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猴走進了我們的世界,或者說,我們走進了猴的生活圈。猴被人類馴服,為人類服務(wù)。猴可以幫人們采挖草藥,采摘樹果,幫人放羊,充當(dāng)導(dǎo)游,試用新藥,代替人到危險和未知環(huán)境中探險,卻不計任何報酬。走在大街上,有時會遇到耍猴人,牽著被馴化的猴子表演節(jié)目,博來看客的圍觀和解囊。在一陣陣喝彩聲中,猴顯得更加賣力。也許在它看來,我們才是真正的“玩偶”。

       外出旅游,在開放的猴山、猴園,多次與猴近距離接觸。走進猴的生活圈,發(fā)現(xiàn)猴的世界很簡單:沒有頤指氣使、唯我獨尊,沒有鉤心斗角、爾虞我詐,沒有貧富貴賤之分,單純得如一片茫茫雪野。它們看起來油滑,其實很淳樸;看起來很調(diào)皮,其實重情義;看起來很聰明,其實又有點傻。譬如照鏡子,翻過來覆過去,就是找不到另一個“猴”在哪里,傻得很可愛,又讓人羨慕。

       不知為什么,我喜歡猴,喜歡拿目光與它交流。每一次交流,都能讀出某種人生況味來。在我看來,猴是我的一面鏡子。以猴為鏡,觀照自己,會活得更開心、更健康、更幸福!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