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劉建
吃過晚飯,盥洗畢,像往常一樣,我又開始閱讀我最新網購的一本書——詩人胡弦的散文集《永遠無法返鄉的人》。
胡弦,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詩人。其詩其文,洋溢著濃郁的書卷氣息,我皆愛讀。記得幾年前在無錫打工時,經常可以看到他在《無錫日報》太湖文學副刊上發表的散文作品,我都會小心地剪貼收集起來,工余空暇時間閱讀學習。
買書讀書寫作,是我的一個最大的愛好。還是在讀高中的時候,因為鎮上沒有書店,縣城的書店離家太遠,且少有出售我喜歡的詩歌、散文方面的書籍,我常常把父母給的零用錢節省積攢下來,郵購一些詩集、散文集和文學期刊,從中汲取文學的養分。嘗試寫作投稿,也被市報副刊發表了一些,自信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高中畢業以后,由于文字上的特長,我被鎮政府聘為專職新聞報道員,從此,我開始了專職寫作生涯。讀書,更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每次到縣里或市里參加活動,我總會抽出時間一定要去書店看看,買一些新聞寫作方面的書刊,當然文學書籍自不必說還是要買的。
后來為了生計,輾轉于無錫、蘇州、南京等地打工。每到一個地方,最向往最喜歡去處無疑是書店——書店里明亮的燈光,徹照我的心靈;濃郁的書香,沁我肺腑,讓我忘卻了生活的艱辛、勞作的疲憊。
此時此刻,我租住的屋外,小雨霏霏,室內燈光柔柔。浸淫在詩人用文字所構建的藝術氛圍中,一種愉悅感油然而生,無可名狀,讓我沉醉。我一直認為食可果腹,書可怡神。如果說年輕時候的閱讀,還帶有一些強烈的功利色彩,現已人到中年,閱讀對我而言,已經成為一種類似于本能的生理需求:不可一日無飯,亦不可一日無書。閱讀,讓我身居斗室,而神游千里。所以,我經常會從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些錢購買喜歡的書籍,讓我漂泊不定的生活從來不乏書香彌漫。
無關夢想,有益心靈。我愛書籍,我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