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大興安嶺的金秋時節,天高云淡,色彩斑斕,壯美景色令人陶醉。
而這時,也正是野生漿果紅豆的成熟季節。今年風調雨順,紅豆大豐收。林區小鎮上,一籃籃一盆盆的紅豆,擺滿街頭,買、賣聲不絕于耳,熱鬧異常。那紅豆,你看一眼,就會口齒生津,紅艷艷,晶瑩瑩,美若珍珠,特別誘人。
紅豆,當地鄉親稱之為牙格達,它的學名叫紅豆越橘。果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C,還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和苯甲酸等成分,是天然的美容養顏保健食品。紅豆可加工果汁、果肉、果醬、果酒、飲料,提取天然色素等。
一提到紅豆,人們都會立即想起王維的名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但他寫的南方紅豆,只能觀賞,不能食用;而我們的北國紅豆,既美麗,又好吃。
每逢紅豆豐收之年,人們都會去山上采摘,山路密林,人來人往,笑語陣陣,滿載而歸。采回后或銷售、或自食,增加了收入,美味了餐飲。人們有的拌白糖食之,有的榨果汁飲之。還有的拌白糖漬腌以瓶罐封之,送給遠方的親友。
我小時候,家庭貧寒,經常跟父親去山上采牙格達。挎著鐵桶,拎著撮子,常常步行往返數十里,每次回家時,都已精疲力盡,還要挎著沉重的大桶。雖然很累,但看著滿桶紅豆,想到又可換些錢補貼家用,便又很高興,好像又不覺太累了。有時渴了餓了,就抓幾把紅豆吃,弄得滿手、滿嘴都紅乎乎的。
我和母親常常一起端著一盆盆紅豆、杜柿,站在街上擺售,一玻璃茶杯野果賣五分錢,每賣出一杯都會欣喜不已。并且還曾和母親乘火車遠赴三百里以外的牙克石,在那電影院門口叫賣。有時賣完后,我央求母親給我點兒錢,去書店買小人書和唐詩宋詞,捧而讀之,其樂何及?
光陰飛逝,現在我已年逾古稀,雖然身體很健康,也想上山采紅豆、蘑菇等山珍野果,但兒女不讓,怕不安全,我也只能望山興嘆了。
我記得此生第一次喝醉是喝的紅豆酒。那是我從莫旗一個林場調離時,和林校兩位同學喝分別酒,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喝酒。當時同學說,我們今日一別,就不知何時再見了,我們同學、同事一場,今天必須喝好,每人一瓶大興安嶺特產紅豆酒,誰也不能耍賴!一是盛情難卻,二是依依難舍、心情激動,我便慨然應允了。開瓶嘗之,那酒酸甜爽口,酷似果汁,酒味不濃,我便大膽喝之。
喝時沒啥反應,但吃完飯后,就覺腹中翻江倒海,并頭重腳輕、惡心不已。沒等出門,就失去控制,轟然現場直播矣!而那屋子是一位同學剛結婚十天的新房,我已走不了路,竟直接昏倒在人家的炕頭上了。新娘子又收拾飯桌,又為我打掃戰場。那狼狽尷尬的一幕,我終生難忘!從此我明白了凡事要量力而行,再好的東西也不能享用過量,并且也領教了色酒后返勁兒的厲害;同時,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大半生喝酒都一直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讓我們大興安嶺的紅豆聞名全國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北國紅豆》。主演是當時的著名影星劉曉慶。電影是根據女作家喬雪竹的中篇小說《北國紅豆也相思》改編的,而此小說,就是喬在大興安嶺圖里河體驗生活后寫出的。當時電影上映后,轟動全國,使我們北疆的紅豆著實大紅了一把,從此也與相思一詞緊密聯系起來了。
前些年,我退休后曾在渤海之濱生活了幾年,記得有一年紅豆豐收,故鄉大興安嶺的朋友把白糖漬腌的紅豆,密封在小罐兒里,千里迢迢捎送給我。我開封品之,酸甜可口,特別好吃,頓時使我想起了生活拼搏了幾十年的第二故鄉大興安嶺,想起了她的美麗富饒,想起了她對我的哺育陶冶,遙望北方,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引發了我濃濃綿綿的相思和鄉愁,真是“此物最相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