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冬 日 書 簡

張淳源
2018-12-28
3923

侯秉忠

        老同學,近來好嗎?身體怎樣?

        前些日子,你給我發微信說,近來你常夢見故鄉大興安嶺,常夢見那里的鄉親、同學,說讓我多拍幾張咱故鄉的照片發給你,聊慰濃濃的鄉愁。

        是啊,轉瞬間你已遷居南方二十多年了,你這已年逾古稀的游子,怎能不常憶往昔、常思故鄉呢?

        現在你們那里還是柳綠花紅、蕉風椰雨,可咱們故鄉早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了!今天,我拍了幾張咱故鄉的雪景照片,這就發給你吧!

        那張上面的一片銜雪幼松,是在拆除咱們父母、鄰居的老房栽種的。我現在一走到那里就會感慨萬千、浮想聯翩。遙想當年,這里是一片低矮的板夾泥房,大都是一家八、九口人住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兒。有的夏日房頂漏雨、寒冬北墻結霜,很是艱苦。那時咱們是近鄰,各家院子都是用小木桿兒夾隔的。咱們往往在這院兒一喊,幾個院子都能聽到、有所響應。咱們一群小伙伴兒,常常一起淘氣、一起玩耍、一起上學。咱們也一起享受父母的寵愛和芳鄰叔嬸兒的關懷。日子很清貧、艱辛,也有歡樂、溫馨。那貧窮而有趣的少年時代,那濃濃的親情、友情喲,都是咱們終生難忘的呀!

        現在經過棚戶區改造,這一片平房已全部拆除,栽上了綠油油的幼松。而這里的住戶,都已歡歡喜喜地搬到樓上去住了。你還記得那位愛說愛笑、大嗓門兒的董嬸兒吧?九十多歲了,身體還很硬朗,前些日子看見我時,很高興而自豪地說,孩子,我家搬樓上去了,可干凈可漂亮了!等哪天你有空兒一定得去我家看看啊!當時她還打聽你在哪兒呢!

        那張上面薄雪覆紅檐的大樓,是咱們的母校,它代替了過去的數棟平房,樓里溫暖如春、寬敞明亮。我一走過它的身旁,就會想起當年咱們背著小書包兒蹦蹦跳跳去上學的情景。還記得吧,那時平房教室冬天很冷,常常凍得直跺腳。一下課咱們就常常倚擠在熱乎乎的火墻那里“擠香油兒”,呼喊著起哄,有一次把火墻擠塌掉好幾塊磚,頓時滿屋是煤煙和灰塵,被老師好一頓訓斥。還記得吧,每次重要考試,老師都要把大家的成績列榜貼在教室后墻上,墻前便會有人高興、自豪;有人難堪、羞赧......

        那兩棵在河畔披雪衣的山丁子樹,你看到它就會想起咱們秋天去河套采山丁子、稠李子了吧?現在雖已入冬,但樹上還綴有紅紅的山丁子果呢!經霜雪后,雖有皺縮,但卻酸甜可口、更好吃了。而更難忘的,還是咱們在那樹下的冰河里滑冰的事吧?當時買不起冰刀鞋,都自己用木板兒、鐵絲制作腳劃子,在冰上打出溜滑兒,便也美其名曰滑冰。記得咱們經常摔跟頭,弄得滿身是雪,有時手和腳都被凍得紅腫了,回家常常挨訓。現在,這里有些愛好滑冰的人,入冬時攔堵河水,凍了一個很大的冰場,不管天多冷,都有大人孩子在那滑冰,不過,人家可都是穿著漂亮的冰刀鞋喲!

        那張上面松樺密林的雪嶺,是咱們當年去拉柈子的北山。現在滿山都是幼壯松樺樹,郁郁蔥蔥,蓬勃茁壯,很漂亮。還記得嗎?咱們當年帶著彎把鋸,拉著手推車,頂風冒雪遠走幾十里去山上拉柈子。為了不凍,把帶的餅扎綁在棉衣里的腰上,中午拿出來吃時,咬一口,寒風一吹,那豁口處就凍了冰碴兒,吃啃完了,抓些雪粒兒吃,當水喝,滿肚子冰涼。往回走時,拉著滿載的車,疲勞不堪。帽子周圍、后背上都凝結了白霜。有時下山坡太陡,往下放車擔心害怕、戰戰兢兢,一旦跑了車剎不住,就可能會出現傷亡的危險,那時是真難啊!現在人們多幸福啊,大都住樓了,再也不用上山拉柈子了!

        篇幅有限,我就不再逐張介紹和回憶了,還是你自己細細看、慢慢憶吧!

        親愛的老同學,明春杜鵑花開時,你還是回來一趟吧!回來看看故鄉的變化,回來走訪一下鄉親友朋,回來擁抱一下故鄉大興安嶺吧!故鄉的熱土和鄉親們也想你呀!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