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難忘放牛的日子

王琦
2021-05-14
3843
    顧玉軍
       1975年秋,阿龍山林業局首屆高中生畢業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林業局很快就安排我們這批“知識青年”就業了,因為我家在阿烏尼林場,我被就近分到了阿烏尼林場知青隊,隊長安排給我的第一份工作竟是放牛!我和同學王世君從此當上了“牛司令”,18頭犍牛就是我們的“兵”。
      “放牛點兒”距林場約三公里路,那里風景秀美,綠草茵茵,樹木茂密,還有一條清澈蜿蜒的小河。我們臨河而居,兩間還算完整的小土房,是我倆的“工作室“和寢室。
      我們每天白天上山放牛,晚上回到放牛點后還必須完成一項重要工作——用大片刀削豆餅。把削成條狀的豆餅用大鐵桶泡上,作為“精飼料”喂牛。牛兒們也特別鐘愛豆餅,吃得十分香甜,總是你爭我搶的。有時晚上餓了,我們也會在爐子上烤幾塊豆餅吃,吃進嘴里油汪汪的,滿口生香。
      “放牛點兒”沒有電,晚上我倆只好點上蠟燭,王世君手巧,沒事琢磨著編個鳥籠子、做個簡易凳子或做個鳥夾子什么的。而我比較笨,不會做這些,只能捧本書讀上幾段,然后聽著潺潺的河水聲,朦朧睡去。
      山坡面積很大,牛兒們漫山遍野地亂走,甚至會翻過山梁,晚上很難把它們圈回來。但王世君有辦法,他把在路旁撿到的一個銹跡斑斑的汽車輪轂掛在房頭做大鐘,每次給牛喂豆餅前就敲鐘。經過若干次“訓練”后,居然在牛的大腦中建立起了鐘聲與吃豆餅間的聯系。晚上該讓牛歸隊的時候,他就敲鐘,牛兒們聽到鐘聲響起,不管走出多遠,都會尥蹶子從四面八方往回跑。我們把泡開的豆餅一字形倒在一片干凈的空地上,牛兒們就圍著豆餅吃,吃完了,就在河邊飲水,水足飯飽后就順從地被我們趕進圈休息去了。
       一天,一頭年歲較大的老牛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了。我們按隊長的指示給牛剝了皮、解成塊,牛肉被隊長派人拿走處理了,剩下的那張牛皮歸我們了,我們準備把它晾干后賣掉,弄點零花錢。
       牛皮就被晾在那片干凈的空地上,皮毛朝下,上面白花花的皮板上還存有絲絲血跡。夕陽快落山時,牛兒們該回家了。王世君把豆餅倒在空地上,之后敲響了大鐘。鐘聲在山谷中回響。幾分鐘后,牛兒們連跑帶顛地從山坡上下來了,和往常一樣,它們徑直奔向了那塊空地。讓我們吃驚的是,它們并沒有去吃豆餅,而是圍在了那張牛皮旁。稍傾,牛兒們便一齊發出了低沉哀吼,那吼聲悲愴動地,令人不忍聽聞。難道它們因為同伴去世而痛心不已?真是萬物皆有靈啊!
      我們不忍聽到牛兒們無休止地悲鳴,就努力去軀趕它們,讓它們去吃豆餅,可是無濟于事。沒辦法,我倆只好拽起牛皮把它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可是牛皮拽到哪兒,那群牛就悲吼著跟到哪兒。無奈,我們只好把牛皮拽到房間里,牛兒們還是跟到了房門口。我倆拿起鞭子、繩子拼命轟攆,才好不容易關上了房門。牛兒們在門外停留了一會兒,才悻悻離開去吃豆餅了。這件事,讓我倆的心情沉重了好一陣子。
      冬天到了,大雪給山野披上了一層銀白,也標志著木材生產將要開始了。牛兒們也被分配給了林場的工人們。這些牛的本事是“摘山冒”,就是到拖拉機開不上去的高山陡角用傳統的老工具“牛套子”拉木材。牛兒們走的那天,我倆都挺難過。我們和這些牛雖然才相處了不到四個月時間,可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看著這些被我倆飼養得膘肥體壯的牛兒們離開,還真有點戀戀不舍。
       后來,我和王世君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碰在一起閑聊時,還常常回憶起一塊放牛時的情景。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