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艷玲
書中常提到“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因為每個人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生活閱歷、生活方式和人生價值,在短短的一生中品味著各自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但卻有很多和我一樣的讀者,能品味、感受著優秀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書中的精彩人生和筆下的無限魅力。
小時候,我喜歡看小人書,喜歡看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流浪記》,劉繼卣筆下的連環畫作品《東郭先生》,還有《雞毛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很多經典的小人書。連環畫中的人物刻畫嚴謹認真,動物描繪栩栩如生。年少的我只覺得這些人物鮮活可愛有趣,故事感人。成年后才懂得,“三毛”這個形象反映了當時中國窮苦兒童的命運;《東郭先生》反映出東郭先生的迂腐和狼的貪婪本性,這些作品更多在表達著社會的正能量、人物的美和丑以及人性的
善良和丑惡。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小說、看散文,喜歡讀好文章、好故事。書真是人類的好朋友,因為它可以帶你去看廣闊的世界,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祖國的大好河山;可以帶你看不同的風土人情和世間萬象,帶你品味不一樣的生活、解讀不同的人生。于是,我也試著拿起手中的筆,把自己的心情、想法、憧憬、故事記錄下來。慢慢的,你會發現,筆下可以詮釋自己的內心,筆下可以認知自己,筆下可以與自己相知、相守。你可以在平淡無奇的筆下將自己的小心結、小成就、小竊喜、小悲傷組成絢麗而多彩的人生。
隨著時光的推移,通過手中的筆,我加入了新聞通訊員的行列,從此“筆”不單單是記錄少女心事、成長經歷,而是要創作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通訊員是很難的。一則簡訊、一篇報道都要字斟句酌、真實可靠,必須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反復推敲,內容必須做到準確無誤。其實寫作本身就是一個繼續學習、繼續教育、繼續成長的過程。好的新聞、好的人物、好的故事是在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從尋常中發現不尋常。這就需要深入思考,運用廣博的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更要多讀、多練、多寫、多學,細心地觀察和查找新聞線索,從最平凡的小事發現新聞和新聞中的價值。
新聞人手中的筆既要表達時代發展的需要,又要講好新聞故事。這個職業讓我感到了責任和艱辛,使我認識到,唯有練就扎實的基本功,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驅動,缺一不可;唯有筆耕不息,筆下才可以碩果頻出。
未來的歲月里,我將一如既往地用手中的筆,記錄生活的點滴、記錄時光的流逝、記錄歲月的變遷、記錄時代的變遷,在不斷磨礪和成長中,寫出更多的好新聞、好作品,希望自己能在新聞之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