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芬
我奶奶在世的時候,夏天的晚上常常會搖著蒲扇坐在我們家門口的大槐樹下乘涼,我們圍在奶奶身邊,聽她講一些過日子的大道理,有時也會講一些光怪陸離的奇聞異事,在我心中,奶奶無所不知。
一天,我們又像往常一樣讓奶奶給我們講故事。我說:“奶奶您就給我們講個故事吧,天狗吃月或是梁山伯與祝英臺都行。”奶奶想了想說道:“我還是給你們講一講我自己的故事吧!”我驚奇地問:“奶奶還有自己的故事嗎?”奶奶大聲回答:“當然有了。”
于是,奶奶用洪亮的聲音將她的故事娓娓道來。事情發生在1938年,這天天空萬里無云,一早起來,奶奶就將家中的麥子一袋袋搬出來曬,這是全家一年的口糧,一直忙到上午10點多才曬完。然后,奶奶就跟太爺爺、太奶奶說:“親家的大孫女出麻疹,高燒不退,我過去看看。”奶奶又求太奶奶費心幫她照看一下孩子,六個月大的孩子已經喂飽了奶,放在屋里的炕上,她準備速去速回。
奶奶說,那時她還年輕,出了門就一路小跑,別看她是小腳,卻也是健步如飛。八里多地的路程,奶奶用一個小時的工夫就到了。剛一進村口,奶奶就看見西北方天空黑壓壓一片,她前腳剛邁進親家的大門,后腳大雨就傾盆而下,足足下了一個多小時。雨停后,奶奶立刻蹚著沒過腳踝的雨水匆匆往家趕。
進了家門,奶奶就看到太爺爺與太奶奶正愁眉苦臉地坐在堂屋,奶奶心中有了不好的預感,她急忙跑到里屋,只見屋子里到處都是雨水,因為過去的窗戶都是紙糊的,一下大雨雨水就都灌進屋子里了,炕上也是濕漉漉的,孩子從頭到腳都濕透了,躺在那里一動不動。奶奶趕緊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鼻息,竟然一點兒氣息都沒有了。奶奶傷心地大哭起來,太奶奶聽到奶奶的哭聲走進里屋呵斥道:“我們只顧著收麥子,忘了孩子了,又不是小子,一個小丫頭片子有什么可哭的,你如果再哭,惹怒了你公爹,讓你賠償損失的麥子,你賠得起嗎?”聽到太奶奶的話,奶奶只好止住哭聲,和爺爺一起偷偷地抹眼淚。
講完故事,奶奶欣慰地說:“好在你們的爺爺還不錯,沒有休了我的想法。”我接過話茬:“你這么聰明能干,難道還怕離婚?”奶奶嘆了口氣說道:“傻孩子,你是不知道,如果你爺爺把我休回娘家,左鄰右舍、鄉里鄉親的唾沫星子也能把我給淹死,我們那個年代的女人可不能跟你們比呀!新中國,男女平等,你們的生活多幸福啊!”
聽完奶奶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那個逝去的孩子感到痛心,也為舊社會重男輕女的陳腐觀念感到悲哀,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夠生活在男女平等的新社會,讓女性有了支配自己命運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