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一時林業人 一生林業情

凌鶴聞
2022-05-23
4693
     o張志明
      1968年我從華東師大畢業后,被分配到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烏爾旗漢森工公司上班,直至退休,我在林區工作了37年。
      烏爾旗漢,是一個被群山環抱的熱鬧小鎮。從小鎮向南走,過了清澈見底的南大河,就有一道彎彎的山路。山后是莫拐、五十九兩個經營所與一大片人工林,再往西去是煤田林場。穿過林場,有一條與火車軌道平行的公路,通向牙克石。若是深夜駕車途經這條公路,汽車燈光照亮前方,有時你會發現,不遠處常有幾只狍子正飛快地越過路面。從小鎮向北走,緊挨北山的,是庫都爾河。每年到了端午節,天還未亮,急于踏青的男男女女,結伴爬山。沿著北山登上山頂,在始建于50年代末的那座防火瞭望塔上,俯瞰全鎮。天色欲曙,一列由東向西、滿載木材的加長火車,正沿著鎮中間的鐵道緩緩駛過。汽笛長鳴,火車在駛離大興安嶺為各地運輸木材的同時,也帶去了林業人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之心。 
      那時的我在烏爾旗漢當地中學教書,已結婚并有了兒女。家就在學校后墻外一百多米處的大壩內側,周圍鄰居幾乎全是五六十年代從山東、河北或東三省來到這里的農村人。論年齡,他們與我岳父是平輩,都是林區的開發者。那時的林業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說辛苦,生活卻井然有序,與他們為鄰,讓我學會了林業人的生活方式。每天上班認真工作,回到家就種園子,過著平靜而舒心的日子。我學會了開荒種地,在自家園子里種土豆、圓白菜、卜留克與豆角等蔬菜,還喂養過豬和雞鴨。周末,我常與妻一道拉著小車,越過庫都爾河,去北山的后溝揀燒柴。也跟過大卡車,去十八里外的小煤窯買煤?;ㄒ徽鞎r間,把煤運到家,全部倒騰進倉房,夫妻倆看著彼此沾滿煤灰的臉,笑得樂開懷,慶幸可以放心過冬了。每到過年時,家家戶戶開始包粘豆包與餃子,放在室外凍好,再儲存起來,可以隨時享用。一過臘月廿三(小年),當地百姓會送“灶神”、搞衛生,糊紙燈籠、制冰燈與貼春聯,買好鞭炮,就等紅紅火火過大年了……
      改革開放后,林業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精神文化生活也豐富了。鎮上出現了歌舞廳,森工俱樂部每天播放多場電影,可以觀看《巴山夜雨》《牧馬人》《歸心似箭》《廬山戀》等。后來,南山上又建起了電視塔,家家戶戶都買了電視機,我們全家人經常坐在一起收看電視節目。之后,小鎮還出現錄像廳與網吧。
      林業人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初中畢業后,成績好的學生考進海拉爾或牙克石的重點高中,高考后,很多學生被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地的大學錄取。深山里飛出金鳳凰,喜訊傳開,皆大歡喜! 我認識一位退休工人老唐,單職工家庭,靠微薄的收入供兒子上學。他家自蓋的房子臨近南大河,家徒四壁,但房前屋后的園子很大,是他自己一鍬一鎬在草甸子上墾荒開出來的。為供兒子在廣州中山大學讀書,退休后,他在自家的十多畝地里天天勞作,上街賣菜,省吃儉用。他的兒子不負眾望,畢業后受聘于上海陸家嘴浦發銀行,成了年輕的白領。
      我退休后回到上海,回顧30多年的林區生活,我為我曾經是一名林業人而自豪,不論走到哪兒,我的心始終與大興安嶺的山山水水緊緊連在一起。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